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最近電影《我不是藥神》很火,可以說是火爆了!無論是看過沒看過的人都知道這部影片。即使沒看過也或多或少了解了這部片子的劇情。該劇情改編自真實事件: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癥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卷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中……總之這部影片的方方面面都在被人們解構著,自媒體上更是評價這部影片很可能是今年最有價值的中國影片。
電影宣傳圖
除了影片提前大規模點映、第二輪點映、提檔一天……等等宣傳手段讓口碑充分釋放之外,更重要的是影片題材所立足的高度,無論是買藥難、買藥貴的生存問題,還是在人性和法律之間掙扎的精神問題,《我不是藥神》的核心都切中了國人的每一個痛點。可以說從題材開始,它就贏了!
電影中很多戳心的情節、畫面以及臺詞也第一時間流傳開來。比如電影里一位慢粒白血病老太太對警察說: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么。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么?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這一段話戳中了國人的痛點:看病難,治病貴,“救命藥”需要代購,不能確定是否有療效的仿制藥流入中國……這是在說我們的醫療現狀啊!
可喜的是,2018年419種“救命藥”被納入醫保報銷范圍,主要是抗腫瘤新特藥、慢性病藥及兒童用藥等等。本次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實施后預計每年可減輕參保人員醫藥費負擔超過5億元。
顯然形勢正在逐漸好轉,但在未來的幾年中,有人認為國產平價救命藥仍將是可望不可及。中國患者代購印度“仿制藥”(在中國被稱為假藥)的困局,仍將持續下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戒煙入醫保,卻被提上了探索的日程。實在是讓人無法理解。
首先說,醫改取得的成果是全民共享的成果,崇尚健康確實也需要遠離煙草,但是如果將這種去除不良生活方式和嗜好的“戒煙藥物”也納入醫保,表面上是幫煙民戒煙,但實際上是不是也在變相減少人們對“吸煙有害健康”這個事實的敬畏?因為,我吸煙,但是通過戒煙藥物就能夠實現戒煙,況且還能報銷。這樣是不是也在變相鼓勵吸煙呢!
另外,戒煙藥與其他治病救人的藥物,煙民和其他疾病患者之間,有著本質的不同。吸煙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習慣,但是說到底,吸煙并不是一種疾病。戒煙藥也入了醫保,是不是也是對非煙民的一種不公平,甚至是對真正需要醫保去救命的人的利益的一種搶占?盡管是在提出探索戒煙藥納入醫保的深圳,經濟發展已經達到較高水平,但是醫保報銷藥品種類依然不能滿足市民的期望,很多稀有病種的藥物至今沒有被納入醫保,因病致貧的現象依然存在。這種情況下將戒煙藥物納入醫保,隨著戒煙藥物報銷額的增加,勢必會分流一部分資金,實際上是對真正需要的人的利益的損害,簡直是“大財小用”了。
?
況且戒煙人數增加和煙民數量減少到底是不是成正比例的關系還有待證實。很多資深煙民都有體會,真正要戒煙關鍵在于吸煙者的意志力,以及家人朋友、醫生等等其他方面的干預,單純依賴藥物,沒有意志力也很難戒掉煙癮。真正依靠戒煙藥物而實現戒煙目的的人究竟又有多少呢?
其實,圍繞著戒煙藥物,還存在著許多爭議。據歐美媒體的報道,輝瑞公司暢銷戒煙藥暢沛會使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大幅增加,這些疾病中包括中風和心臟病。于是戒煙藥入醫保就更加尷尬了!
所以說,那些治病救人的藥物才真正應該入醫保,尤其優先考慮的是救命藥,而不是戒煙藥。
如果一個電影可以改變一個國家,人們愿意相信《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后能讓更多人關注白血病患者、關注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從而加快改革進程。而一部電影難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都相信這個社會會越來越好,但是也同樣希望政策的提出者和執行者能夠真正站在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的角度,站在社會最需要幫助的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凝心聚力惠民生,不該做拍腦袋的決定,更不應該向個別利益團體所妥協。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