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公眾號報道
題記:你怎么吸煙,你就是什么樣的人。
知乎上有這么一個提問:“男性有哪些讓人覺得有修養的瞬間?”
其中就有這幾個回答——
@WDyuan:在一家露天大排檔,一個穿著斯文的男人跟我說要不要換個座兒,因為我坐在下風口他想抽煙怕嗆到孩子。瞬間覺得這男人特帥!
@弓長弓:有次在酒店電梯里,遇到個紋身青年,見我抱著孩子,立馬掐了手里的煙后才進電梯,可能怕孩子聞到身上殘余的煙味而一直站在電梯的角落里。沒想到這個看起來不正經的小青年原來這么有修養。
@hey Tom:有一次在江邊散步,一個小伙抽著煙打著電話從我身邊走過,一邊走一邊掐掉了煙,后來我看他把煙抓在手里走了好遠扔進了垃圾桶里,嘴里還嘀咕這垃圾桶真TM少。
這三個答案都有一個共同點:關于“吸煙”。
不在公共場合吸煙,不在孩子、孕婦已經不吸煙者面前吸煙,不隨手亂扔煙蒂,往往都有一種為他人著想的善良,能夠反應出那種根植于內心的修養。
倉央嘉措曾說:
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
慢慢地我明白了,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
對人恭敬,其實是在莊嚴你自己。
反過來,在公共場合吸煙的人,只為考慮要滿足自己要抽煙的欲望,不為別人著想,一舉一動就是四個大字“自私自利”。
公民整體素質的表現,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文明程度。
實事求是地說,人影響環境,環境也反過來影響人,當你身處一個舒適、整潔的環境,自然而然就不會做破壞環境的事兒,或者,至少會有壓力,別做得太過分。相反,當你走在街上,看到有人隨地吸煙,也許你會覺得吸根煙很自然。
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知識文化程度、家教水平、包括周圍接觸的人群整體素質,而導致的素質差距問題。比如觀察在公共場合隨地吸煙的人群,以中年人居多,而30歲以下的青年人已經較少。
這可以反映出現在年輕人因為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自身素質也得到了良好的提升,會有這是不光彩的事的羞恥感產生。年輕人由于受到過正規的良好的教育,普遍開始正視個人文明這樣的問題,并且會注意從自己做起。
反之會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多數是中年甚至老年人,誠然他們的文化水平受到局限,他們對事物的美丑并不會有那么高層次的界定。
但是另一個方面,缺少正確的環境引導,是不是也是一個誘因呢?
文明社會,需要一點一滴去推進。凡事都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如果我們在城市的各個地段設立吸煙區,逐漸引導吸煙者形成一種“文明吸煙”和想吸煙去吸煙區的意識,那么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會更高。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
人,生而自由,卻又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我們都想要自由,可是我們的生活卻到處是枷鎖,我們也離不開枷鎖。
這句話就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以自我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吸煙是一種自由,但是不在公共場合吸煙,不在孩童及不吸煙者面前吸煙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有需求的時候主動去吸煙室吸煙,也是一種修養。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