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煙民在線報道 根據媒體報道,近日,俄羅斯交通部副部長InnokentyAlafinov表示,該部門支持恢復機場中的吸煙室,稱沒有吸煙室導致俄羅斯機場缺乏與其他國際機場的競爭力。他指出,實際上取消吸煙室是給不吸煙旅客帶來了更壞的環境。
看到這條新聞筆者不禁想到了國內的情況。眾所周知,繼北京首都機場的14個吸煙室取消之后,上海機場的吸煙室也取消了,而且不僅包括機場,還有火車站。
18個城市公布禁煙條例 ,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重點城市機場、高鐵站都紛紛取消吸煙室……不得不說,控煙的壓力越來越大。
(資料圖: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國際機場)
看到一個又一個想推開吸煙室緊閉大門的人失望的表情,我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失望和沮喪,可能還有整個社會對吸煙群體不公平的委屈。
在控煙的問題上,整個社會缺乏一種公正與理性。
沒有誰因為自身的習慣就要受到別人的歧視與制約。吸煙不是吸毒,它是成年人合法的嗜好,別人無權干涉,單不說煙草生產與銷售企業每年為國家的貢獻有多少,就拿煙草消費者來說,每買一包煙的錢就有60%上繳給了國家,憑什么還要受到這樣那樣的制約與指責?
隨著社會發展,人民文化素質和健康觀念逐步提高,卷煙作為一個既對抽煙者本身有害又對周圍人群有更大危害的事物,逐漸成為注重健康環保人士、反煙人士的眼中釘、肉中刺,大家恨不得立馬誅之而后快。
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控煙并不是一道1+1=2的簡單的算術題,在這個過程中,有多方角色和多元價值在角力:政府部門、煙草企業、煙農、消費者、反煙人士……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合理訴求,非煙民與反煙人士有自己的訴求,同樣,煙草行業以及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消費者同樣也有自身的合理訴求。
在大眾普遍認識到煙草對健康有害的今天,社會作為一種調節機能而對吸煙場所進行一定的限制本無可厚非,但是一刀切的禁煙方式是對一部分人的權利的一種侵權和剝奪,這也是上海機場及火車站取消吸煙室的新聞發布之后,很多網友都表示反對、甚至有很多非煙民也對這一政策表示不理解、對無處吸煙的煙民群體表示同情的原因。
規定在“帶頂兒”的場所均不讓吸煙,像電梯、走廊、樓梯間、衛生間等也在禁煙之列,沒有任何緩沖期和例外,就連室內的“吸煙室”、“吸煙區”都不讓出現。那么我們的執法部門在出臺一些法規時能不能充分照顧到各個群體,既保護不吸煙的群體也保護吸煙者的權益呢?比如提倡文明吸煙,在老弱婦孺多的場所限制吸煙,在其他公共場所設立吸煙區和非吸煙區,能讓大家有自主的選擇,這樣能夠保護各方的利益。
要知道,煙民的素質和公共政策是否友好、公共設施是否到位密切相關。很多人吐槽二手煙危害,抱怨煙民不顧他人感受,不否認有部分煙民素質不高,但這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完善公共設施、改良公共政策來解決,不難發現,只要像在火車站設個小小的吸煙室,在廁所和過道中抽煙的人數就會大大減少。所以俄羅斯交通部才會支持恢復機場吸煙室。
控煙是一項理性的長遠規劃,任重道遠。社會的和諧就是要照顧到各界的利益,沒有誰因為自身的習慣就要受到別人的歧視與制約。當我們給吸煙者和非吸煙者都創造出合適的環境,讓他們的權利和自由都得到充分尊重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的理性控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