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評論 眾所周知,人們平常所說的“找茬”,有吹毛求疵、刻薄挑剔找毛病的意味。在求精益之路上,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蕪湖卷煙廠卷接包車間設備修理組組長胡風華就是這樣一位總帶著“找茬”目光去尋找改善點的人。多年來,他帶領勞模創新工作室完成了各類技術創新167項、小改小革532項、合理化改善提案846條,取得授權專利8項,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經濟效益。
在“找茬”中求精益,要肩扛責任,敢于吹毛求疵、刻薄挑剔找毛病。這不是發泄個人恩怨,“雞蛋里面挑骨頭”,舉著放大鏡“挑刺””,而是為了對企業負責、對員工們的期待負責,敢于直面問題啃硬骨頭,在探索和實踐中破解難題。“找”是否有“硬傷”的“茬”,是否有“隱患”的“茬”,用踏實實干的工作作風,彰顯煙草員工的思想覺悟和擔當精神。
在“找茬”中求精益,要見微知著善于選準改善點。做到思想方法上敏銳、工作節奏上敏捷,養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遇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既要心細如發,又要舉重若輕;既要注意聽取多數群眾的意見,也要尊重少數人的意見。對某些將被選準的改善點,其是情況復雜或意見分歧較大的“茬口”,一定要認真核實、全面印證,力求“對上茬”。
在“找茬”中求精益,要不斷提升改善點能否“對上茬”的能力。當前,深入開展精益管理活動進入到一個關鍵時期,要啃的硬骨頭還有很多,譬如:有的設備運行多年陳舊老化,有的“洋機器”引進后水土不服……關鍵看能否“對上茬”,我們有沒有本領克服它們、戰勝它們。胡風華正是因為帶領工作室成員“既當運動員,又當教練員”,建立了“大師帶徒”、“大師講堂”制度,通過面對面、手把手傳授經驗和技術指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年輕的技術人才,不斷增長他們“對上茬”的新本領,從而做好精益改善增效益的這篇文章。
當前,很多在精益改善方面出現的問題,很難找到現成答案,也不可能照搬他人經驗而解決,更需要在探索和實踐中破解難題,這就要求我們立足實踐、干在實處,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在“找茬”中求精益,最終要體現在破解技術難題、推動精益改善的效果上。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因時而變、隨事而制,以新思路、新視野、新本領、新辦法不斷將精益管理活動向縱深推進。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