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公安局龍華分局對一家網咖開出了3萬元的罰單,起因是一名上網者在網咖內吸煙,而網咖并沒有及時勸止。據了解,這是深圳市首例針對網吧場所開出的控煙罰單,也是目前同類罰單中全國最高金額。
圖片來源于網絡
吸煙是個人的權利,煙民有吸煙的權利,但在公共場所,尤其是室內公共場所,是不是需要考慮一下周圍的人呢?不吸煙的人,都不會喜歡“二手煙”。控煙嚴格的城市,室內公共場所一般是不會設置吸煙區和吸煙室的,所以,在這種情況 下,吸煙者是不是應該多一些考量,少一些自我?
近年來,中國控煙的步伐加緊了腳步。2016年公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全面推進控煙履約,加大控煙力度,運用價格、稅收、法律等手段提高控煙成效。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教育。積極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強化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執法。推進公共場所禁煙工作,逐步實現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領導干部要帶頭在公共場所禁煙,把黨政機關建成無煙機關。強化戒煙服務。到2030年,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到20%。
以上內容充分說明了中國控煙堅定的信心。其實,控煙確實是需要疏堵結合的,有堵的同時,也要進行疏導,這樣煙民容易接受,公共場所吸煙狀況會逐漸變好,煙民與非煙民之間能和諧共處,那便是我們渴望的理想社會,和諧社會。
當下,幾個上控煙較為嚴格的城市,控煙狀態都是良好的,身在帝都的筆者,就明顯感覺到,北京的控煙環境是比較良好的。在公共場所抽煙的人少了,文明吸煙的人多了。吸煙者一般會去允許吸煙的區域吸煙,如果被勸阻了,也會虛心接受。所以疏堵結合的控煙,便會有雙贏的結果。
北京的零售店里,即使是前來買煙的顧客絡繹不絕,也不會有在室內吸煙,這便是北京控煙工作做得成功之處。
《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2015年6月開始實施,當時被稱為“史上最嚴控煙令”,在控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北京市的商場、飯店等在最顯眼的位置都貼有禁煙標識,如果在公共場所吸煙會有人來及時制止,如果堅持吸煙,吸煙者和場所都會遭到處罰。
據了解,自2015年6月起,這幾年來,北京市共出動衛生監督執法人員70萬人次,共監督檢查35萬戶次,發現不合格單位22319戶,責令整改單位19960家,行政處罰(罰款)1917家單位,罰款543.79萬元。共處罰違法吸煙個人8883人,罰款46.525萬元。
2019年1月1日起,浙江省杭州市開始執行最新修訂的《杭州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吸煙是指吸入、呼出煙草的煙霧或有害電子煙氣霧。也就是說不僅是傳統卷煙,新出現的電子煙也被納入禁止范圍。對于公共場所,條例明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內禁止吸煙。
杭州市民李先生表示,公共場所吸煙的人基本不見了。辦公室里的同事也很自覺,會到室外去吸煙。能做到理性控煙的城市,它的煙民一定也能做到文明吸煙。
上海市從2017年起實施修訂后的《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堅持集中執法與日常監督相結合,宣傳教育與社會共治相結合,取得良好效果。
在上海工作的季女士說,控煙條例人性化,也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一個有利的點。“控煙條例的出現,不就是為了讓社會更和諧,人們更幸福么?”
吸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一種文化。在一起吸煙的人,很容易成為朋友。只要城市做到有堵有疏,理性控煙,吸煙者便會遵循社會法規,做到文明吸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