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看到一篇文章說當前的消費市場已經呈現消費降級趨勢,文章分析的依據就是“拼多多”的成功,這種觀點是對或錯不好說,消費這件事,和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和當地的地理環境、人口結構、風俗文化有關,消費者的年齡、性別、喜好、性格、受教育程度甚至他付錢那一刻的心情,都會影響最終的消費行為和選擇。
與消費降級對應的就是消費升級,簡單地來說,消費升級就是指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換取產品的更多附加價值(比如體驗、氛圍、品牌、便利性)。過去我們買東西主要是為產品本身的價值買單,而消費升級是為附加值買單。
如果是自己主動選擇的消費升級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但是如果是被動選擇下的消費升級,則不是那么讓人舒服了,就比如大家身邊經常可以看到的香煙,不少煙民好像在“消費升級”?
很多人都知道吸煙是有害健康的,但是依舊選擇忽視這個問題,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吸煙能夠緩解自己當前的心情,讓自己不再感到“焦慮”。根據公開資料我們得知,中國目前是世界上上吸煙者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并且中國也是最大的煙草生產主力以及消費主力,目前在我國大概有2.5億的煙民,直接占據了全球煙民的三分之一。并且在我國15以上的男性,有將近60%的人都在吸煙。
我國在近些年以來也開始進行控煙手段,并且還制定了非常嚴格的城市控煙法案,目前所有的公共場合是禁止吸煙的,并且還拓展到地鐵的出入口,以及空車在等室外的區域。像是重慶則制定了有關控煙的專項條款,預計將會在明年的1月1號正式實施。其內容明確指出,全社會要支持控煙行為以及公共場所吸煙行為。根據其《條例》第二條,第八條的規定,在餐飲服務場所,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公共電梯等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如若違反控煙規定的吸煙者將會面臨教育且罰款50元,若是拒絕改正的,將會罰款200元。
有不少專家表示,如果將中國的香煙的價格上漲50%的話,那么吸煙者的消費頻率將會得到有效的減少而非增加。并且控煙是可以降低吸煙相關的疾病的發生率,所以說提高煙草的價格,提高煙草稅成為了降低吸煙率的有效辦法。并且還有數據所示,如果煙草價格提升50%的話,那么將會有一大波煙民選擇戒煙,可以讓煙民們減少醫療與災難性的健康成本。
很多煙民們其實已經發現了,中國的煙草目前已經開始逐漸上漲,并且像是一些低價的香煙已經“消失”了。10元以下的香煙越來越少,而10元以上的香煙開始逐漸漲價,并且香煙開始出現短缺的現象,這就開始讓一些煙民們逐漸負擔不起吸煙的成本,要么是“被迫”選擇戒煙,要么是被迫消費升級。
事實上,中國是世界范圍內吸煙人口最多的國家,近年來,中國的控煙浪潮聲也越來越大,控煙舉措也日趨嚴格,機場、火車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相繼取消吸煙室,無煙城市陸續推進……煙民的生存空間日益逼仄。
然而,如果我們再深入研究一下的話,會發現中國的吸煙人群達到3億,不僅僅意味著一個極其龐大的數據,也蘊含著復雜的人群結構和心態。某種意義上說,他們抽的不是煙,而是焦慮。
根據中國煙草總公司對183個城市進行的調查顯示,67%的吸煙人口在農村,兩倍于城市;男性體力勞動者吸煙率最高,女性教師吸煙率最低;西部吸煙人口最少,東部吸煙檔次最高,中部吸煙人口最多;高收入與低收入吸煙比例最多,均屬高壓力階層;不僅是越窮越吸,更是越焦慮越吸。
多年來,中國煙草一直保持著多個“世界第一”:煙葉種植面積第一;煙葉收購量第一;卷煙產量第一;卷煙消費量第一;煙草利稅第一;死于吸煙相關疾病人數第一。但是在這背后,如果我們了解中國吸煙人群的結構以及吸煙心態,就會理解這六個第一背后的貧窮、焦慮以及生存壓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