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近日,四川瀘州某小區,一未熄滅的煙頭從天而降,掉落在一嬰兒車上將車頂燙穿,所幸嬰兒的家人發現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事后經過詢問,沒有人承認此事。為找出罪魁禍首,民警經過申請,硬核喊話:“通知一下所有業主,我們可能會采每個人的DNA”。
事發小區居民樓
事件一經發酵,眾多網友下場譴責,大家紛紛表示 “必須嚴查,讓高空拋物的人長長記性” “民警同志做得好”,但也有人借機渾水摸魚,抓住邊角點無差別掃射全部煙民群體,以泄心頭偏見:
“煙民普遍沒素質”似乎是很多人心照不宣的默認定律,它和“xx人偷井蓋”“xx人每天老鐵雙擊666”一樣被牢牢篆刻在中國偏見地圖之上,但細想之下這也同那些地域歧視一樣沒有任何道理,吸煙何時和沒素質劃上了直接等號?
僅就“高空扔煙頭”的案例來說,比起扔的是什么,“高空拋物”這個行為本身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盡管禁止高空拋物早已入刑,但打開互聯網新聞,什么滅火器械從天而降、雞蛋蘋果砸傷腦門、兩把菜刀突如其來、玻璃窗框擦肩而過等現實版“死神來了”依舊層出不窮,所以大可不必過分糾結于“嫌疑人”煙民的身份,而忽視了真正值得警惕的危險行為本身。煙頭也只不過是他隨手可得的可拋物件罷了,就算沒有煙頭也會有枕頭、饅頭甚至是褲頭。“沒素質”和吸煙并不是因果關系,只是這樣的人也恰好吸煙罷了,強行將它們捆綁,無異于撿芝麻扔西瓜,跑題太遠了。
畢竟據國家衛健委的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吸煙人數已高達3億,在如此龐大的基數背景下,群眾素質的良莠不齊也是顯而易見的。像在前疫情時代,“低素質國人游客”總是會成為互聯網熱議話題,但我們其實深知這些不合理行為是14億中的極端個例,之所以會被拎出并放大,是因為他們的行為在大多數人文明行為的襯托下高聳突兀、格格不入。煙民也是如此,會被關注到的一定是出格且離譜的,而那些遵守規矩的文明吸煙人,你甚至可能都不會知道他吸煙。
所以別再把“煙民普遍沒素質”這種無稽之談掛在嘴邊了,這何嘗不是一種社會歧視呢?煙民并不等于沒素質,沒素質的是不分時間場合讓旁人吸二手煙的人、是亂扔煙頭不熄滅的人。就像看短視頻不是沒素質,公共場所外放的才是;跳廣場舞不是沒素質,搶占球場不讓、大聲擾民的才是。
停止無用的歧視和偏見,我們更應該將重點放在這些不文明行為本身上,而不是只盯著那一根隨時都會被風吹滅的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