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主要是有感于深圳文和友清明假期后等位人數遭“腳踝斬”的消息——假期期間,深圳文和友排隊輪候人數一度超過五萬,假期過后排隊人數一度只剩下個位數。這個以復古情懷為最大特色的超級商業綜合體,是會復刻它的發源地長沙文和友的奇跡,成為不可錯過的深圳地標,還是步廣州文和友后塵,成為深圳人嗤之以鼻的建筑?本文以文和友為例,解碼復古情懷的威力,對于當下煙草品牌文化建設也有一定借鑒。
懷舊紅利+場景營銷,文和友的“法寶”
文和友的火出圈兒始于超級文和友的橫空出世。當幾十萬件建筑舊物和老家具還原出一條老街的景象,超級文和友不僅利用市井文化場景吃了一波懷舊紅利,還成為了長沙的必去“打卡點”。越來越多的游客到長沙之后,選擇直接去超級文和友進行“一站式懷舊”,而不再像過去那樣自己做攻略在城市里四處奔走尋覓。
在超級文和友之前,餐飲業懷舊有三寶:搪瓷杯子鋁飯盒、墻掛二八自行車,還有循環播放的老歌。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三寶”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效果卻越來越差。就在此時,文和友用復合的文創內容濃縮在城市一角,提煉出自己的復古風味,以超高的還原度再現了當時的生活場景、文化風貌,話題度、感染力和傳播力絕佳。對于很多獵奇、追求獨特的年輕人來說,“拍照凹造型比吃飯更重要”。文和友正是參透了當今時代這種心理,才能一炮而紅。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不是懷舊風過氣了,只是一場更綺麗的舊夢才配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社交貨幣。
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中,文和友的問題已經開始浮出水面,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文和友的食物“形式大于內容”,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食物本身的乏味結合高溢價與嘈雜擁擠的環境,勸退了很多食客。很多人都認為其招牌菜小龍蝦不如其他品牌,去其他地方就餐還省去了長達數小時的排隊時間,就餐體驗會好很多。
復古風的打造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其實,不僅是餐飲行業、商業中心,煙草行業本身也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復古情懷的品牌。不過,成功者確實寥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原因有二:
首先,復古情懷的根本在于“不一樣”。我們見慣了高樓大廈的現代都市,老舊的街景就會彌足珍貴;我們見慣了精致可口、炮制繁雜的飲食,反倒會對粗糲的、原生態的食品心生好感……復古情懷打造的根本在于提供與主流消費品不一樣的產品,這種不一樣,一定要是一目了然的標新立異,而且能夠代表當時的時代背景、傳達不一樣的文化特色。此外,這種復古情懷的炮制,不能是“想當然”和“自以為是”的產物。各品牌都有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符號,將這個文化符號加以復古情懷的演繹,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說完了“表”,再說說“里”。很多老煙民之所以對之前的品牌、口味念念不忘,可能是對那個風味、那個年紀的懷緬。隨著消費代際的更迭、消費口味的遷移,照搬照抄之前的配方,很難會得到當代消費者的認同。但是不變的是對于好品質的向往——不管時代如何變遷,煙氣是否嗆辣、持灰度是否強勁等指標依然是檢驗一支好煙的標準。所以,對于卷煙品質的高要求依然要貫穿始終,才能避免落入“形式>內容”的品牌復古情懷打造過程中的陷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