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廈門走訪市場。與去年相比,當下的廈門市場發生了很多明顯的變化,筆者將其記錄下來,并試著和大家一起共同揭開其中的奧秘。
變化一
中支潮的興起
廈門市場中支煙進入時間較早,這主要得益于屬地品牌“七匹狼”在中支品類上的先行先試。不過,當下再看中支煙消費情況,又要比往年熱鬧許多。
一方面,是中支煙品規數量的不斷增長。在走訪市場時,筆者發現包括“七匹狼”、“天子”、“云煙”、“利群”、“中華”、“貴煙”、“黃鶴樓”等品牌均有中支產品布局,粗略估計有近20款。
另一方面,是一些明星規格的積極引領。比如“純境”“天子中支”“小熊貓家園”“商鼎中支”等產品賣得非常好,不僅有1-2元/包的溢價,而且產品動銷非常快,有些產品一到店就賣掉了。零售戶為了保證大家都有煙抽,不得不將整條拆開賣。
但在300元檔以上市場,中支煙消費卻有些不溫不火。“‘中華(雙中支)’很好賣,但不是人人都抽得起‘中華’。其他的也能賣得掉,但一旦投放量增加,就會變成庫存”,面對詢問,當地零售戶如此回應。
變化二
一類細支遭“冷遇”
與中支潮的興起不同,今年廈門市場上一類細支煙表現得有些落寞。不知道是不是受中支潮影響,一類以上價位細支無論關注度還是動銷情況都不如往年。尤其是在230-500元/條價位段,市場表現頗為冷淡。
有些零售戶將其歸結于消費者收入的降低,有些零售戶認為是中支煙搶了細支的風頭,還有些零售戶認為是前些年細支擴張太快,導致部分產品在細支熱退潮后“露出了原形”。但部分零售戶認為,上半年尤其是春節期間一類細支煙投放量較大、速度較快是主要因素。
不過,即使如此“跨越”“峽谷情細支”“劉三姐”“雨花石”等產品表現依舊良好。以“劉三姐”為例,在今年上半年產品投放節奏把握地非常精準,使得產品始終處于“稍緊平衡”的狀態。20元/包的價格卡位,“細支+爆珠”的特征,在與同價位產品競爭中頗具優勢。尤其是在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后,產品品質贏得了更多消費者的認可,成為普一類細支中的后起之秀。
變化三
整體市場的偏緊與不平衡
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感受到卷煙供應整體偏緊。一位16檔的零售戶表示,很多時候一周只能訂到七八十條煙;即使30檔的零售戶,一周能夠訂到的煙也不過百十條罷了,這對于日常經營而言根本不夠。
但是在卷煙訂購數量整體偏緊的情況下,產品結構布局卻不大合理。有些時候集中投放“利群”,有些時候集中投放“黃金葉”,有些時候集中投放“云煙”,即使屬地品牌“七匹狼”,投放數量和頻次也非常不穩定,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總體而言,普一類以下價位卷煙投放數量相對較少,高端煙投放數量占比較大。“如果商業公司在投放的時候能夠更加精細些,盈利水平會更高”,一位煙酒店老板如是說。
變化四
周邊產品的持續衍生
所謂周邊產品,其一為“小煙”,其二為多功能濾嘴。從2020年開始很多大型商場、娛樂場所及周邊地區有兩種事物發展非常迅速,一個是各式各樣的奶茶店、飲品店,另一個就是電子煙店,而且兩者是相伴相生的,其所針對的目標也基本一致——當下社會的年輕消費群體。
在很多寫字樓,可以經常看見剛剛工作的年輕人一手端著一杯奶茶或飲料,一手吸著電子煙,兩者正在和手機一樣,成為年輕消費者的“第三器官”。這種在全國一二線城市普遍存在的現象,同時也在廈門市場上演。
電子煙,正在和傳統煙草制品搶奪市場,雖然很多電子煙品牌都打著“守護未成年人”“如果不會吸煙不建議吸電子煙”等旗號。但當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多的抽起電子煙來的時候,酷愛追風、模仿或者想要積極融入某個群體的年輕人很少能夠拒絕這種誘惑。
此外,筆者還觀察到,在很多煙酒店、便利店“多功能濾嘴”的身影也在頻頻閃現。這種“多功能濾嘴”形式各異、功能多樣,有的帶有各種口味的爆珠,想要哪種口味直接塞進去相應的爆珠即可;有的帶有過濾裝置,比如在濾嘴中加入一段纖維制品;有一次性的,也有半永久的,可謂應有盡有、五花八門。
總體而言,筆者感受到了廈門市場上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零售戶盈利水平得到了一定保障。但與此同時,一類及高端市場基礎相對薄弱,這一點需要工商雙方共同努力,把握好產品投放的數量與節奏,行穩才能致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