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寶路(Marlboro)制造商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Inc.)和奧馳亞集團(Altria Group Inc.)尋求進行合并談判之際,高管們開始思考該如何稱呼合并后的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高管們曾討論過,將公司命名為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可能存在風險,他們認為該名稱過于與卷煙同義。
知情人士說,奧馳亞品牌的可能性更大,但有些人認為它聽起來已經過時了,兩家公司已經討論過,如果合并,可能會選擇一個全新的名字。
兩家公司幾乎所有的收入都來自卷煙銷售,但菲利普莫里斯和奧馳亞的高管們一直對專注于電子煙等替代產品的計劃持開放態度。一個新的公司名稱將有助于向監管機構和消費者發出這樣的信號。
該公司表示,這一變化更好地反映了其投資組合除了煙草以外的多樣性。該公司宣布,在紙媒、電視、網絡和直郵上開展為期約8周的廣告宣傳活動,以傳播這一消息。
批評人士稱,此舉是為了淡化煙草在公司的持續重要性。市場營銷公司Brand Keys Inc.的創始人兼總裁Robert Passikoff說:“我一直很震驚,改名字讓我覺得你對自己的真實身份不敢認同,是個懦夫。”
菲利普莫里斯和奧馳亞的代表拒絕就兩家公司本周宣布的合并談判發表評論。
菲利普莫里斯在美國的知名度要高得多。在研究技術公司Morning Consult的調查中,這一比例為76%,而奧馳亞的這一比例為24%。菲利普莫里斯在世界各地都發展得很好。但它在美國的負面印象也要高得多?!睹绹繄蟆返膱蟮?#xff1a;31%的消費者對菲利普莫里斯公司不滿意,而奧馳亞公司的這一比例僅為4%。
品牌咨詢公司Siegel+Gale負責命名業務的集團總監Aaron Hall表示,如果這些公司非常擔心人們對菲利普莫里斯品牌的看法,它們應該進行新的研究。“去看看數以千計的人對這個品牌的看法,”他說。
考慮到消費者并沒有被要求購買實際上名為奧馳亞或菲利普莫里斯的產品,這些問題可能看起來像是學術問題。但品牌公司Coley Porter Bell駐美國執行合伙人Jenn Szekely表示,企業名稱正變得越來越重要,消費者對企業的行為也越來越投入,也越來越了解。
“在當今世界,人們關心的是他們購買產品背后的公司,”謝克利說。
近年來,隨著寶潔(Procter & Gamble)和聯合利華(Unilever)等多品牌巨頭在奧運會和其它場合的廣告宣傳活動中點名宣傳自己,產品母公司越來越多地尋求公眾的關注。
2008年,奧馳亞和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分道揚鑣,部分原因是為了使海外業務免受美國煙草法律風險的影響。隨著法律糾紛的減少和卷煙銷售的放緩,他們正考慮重歸于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