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科技媒體Business Insider 1月19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批判電子煙和散布電子煙恐慌,是美國媒體瀆職和政治機會主義最典型案例之一。
電子霧化“流行病”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道德恐慌,忽視證據的媒體用聳人聽聞的方式報道,加之政客投機取巧,使電子煙恐慌進一步加劇。
數據表明,合法的尼古丁電子煙與去年接二連三的電子霧化疾病毫不相干,同時青少年整體吸香煙率也出現了歷史性的大幅下降,從1976年的28.8%降到2018年的3.6%,這是公共衛生領域的一場偉大勝利。
以下為Business Insider原文內容:
電子霧化的相關疫情堪稱2019年最大的健康和政策事件之一。然而,真正的危機尚未到來。
在過去的一年中,美國媒體的主流報道充斥著對電子煙的批判,稱任何一個美國人都會因吸Juul電子煙致殘。政客們更是一擁而上口誅筆伐。
美國衛生部長杰羅姆?亞當斯(Jerome M. Adams)在社交網絡上發表評論稱:“我們不能容忍任何一個電子煙致死或住院的病例!”
立法者們順水推舟頒布有關調味型電子煙(甚至全部電子煙)的全面禁令,但這無異于作繭自縛。
民意調查機構YouGov和《經濟學人》最新調查顯示,67%的美國成年人支持禁止調味電子煙。在吸煙者中也有56%的人支持禁令,即使用尼古丁電子煙代替香煙可能救他們的命。公眾已經被這種輿論誤導。
然而,幾乎每個人對“電子霧化流行病”的理解都是完全錯誤的。
上周五,美國疾控中心對于全面禁止所有電子煙的建議有所松動,改為建議禁止含有四氫大麻酚(THC)成分的電子霧化產品。但是,這對于糾正大眾已經形成的誤解于事無補。而當這種誤解越來越深的時候,一場新的“禁酒令危機”正在醞釀爆發。
就像失敗的禁酒令一樣,電子煙禁令也將會造成以下幾種后果:危險和不合格的產品充斥黑市;對高危人群的過度定罪;吸香煙人數再次攀升。
大眾對于兩種“流行”的誤解
禁酒令危機始于禁令,而禁令始于恐慌。
從20世紀30年代的禁酒宣傳及禁酒令的巨大失敗中,我們可以窺見一二。禁酒令失敗的部分原因是由于20世紀初南歐和東歐移民的涌入引發了美國對酗酒的道德恐慌。
而在“電子煙恐慌”中,錯誤地將兩種不同的危機混為一談。
一種恐慌,源于隱瞞病情。布魯斯·巴科特(Bruce Barcott)撰文指出,四氫大麻酚(THC)在美國大多數州仍屬于非法產品,因此使用四氫大麻酚被視為一種恥辱。布魯斯指出,“這會讓那些感到羞恥和尷尬的病人對醫生撒謊”。
布魯斯在文中指出,包括達納·亨特(Dana Hunt)在內的社會科學家研究發現,吸食大麻人群中只有84%的人愿意承認自己吸毒,并且這還是在他們拿到檢測結果之后才承認的。
電子霧化引發的肺部疾病和已確認的59例致死病例,加劇了人們對電子煙的恐慌。而當疾控中心最終確認電子霧化疾病的“流行”只與黑市上含有維生素E醋酸鹽的THC產品相關時,相關報道卻屈指可數。
此時再想要消除恐慌為時已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經禁止了幾乎所有的調味電子煙,部分城市已經完全禁用電子煙。
媒體瀆職
第二類恐慌催化劑則是部分媒體報道斷章取義,指出年輕人吸食尼古丁電子煙的比例不斷上升。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2017年至2019年間,高中生最近30天吸電子煙的比例增加了一倍之多,從11%上升至25.4%。
由于他們的大腦和身體處于發育階段,一旦對尼古丁這種生理上最難戒掉的藥物上癮后,將引發嚴重問題,青少年吸煙問題本身確實值得關注。
然而,還有一個信息在媒體報告中鮮少涉及:青少年整體吸香煙比例一直在下降。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的數據顯示,1976年,經常吸香煙的高中生比例占28.8%,而2018年這一比例下降到3.6%。這是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的一場偉大勝利。
不幸的是,所有人仍被斷章取義的統計數字吸引。新澤西反毒品聯盟甚至打出了“吸電子煙就像不背降落傘包跳傘一樣安全”的諷刺標語,引發了民眾恐慌。
該類忽視科學事實、散布恐慌情緒的做法,正在威脅著公共健康。
令人沮喪的是,大批記者也陷入了一種危險的趨同思維,未能對先入之見提出質疑。
舉例來說,美國公共電視臺(PBS)本周的報道稱,癌癥死亡率在2016年至2017年間下降了2.2%,創有史以來最大單年降幅。
但是,報道中并未探討尼古丁電子煙作為戒煙工具是否與美國患癌人數減少有關,而是提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電子煙是否會導致美國肺癌人數反彈?”
記者隨后援引美國肺臟協會的一位醫學專家的話,“對于電子煙是否會致癌,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這其實變相說明,沒有科學證據表明電子煙會致癌。
雖然看起來很客觀,但記者的這種假設已經能夠引發惡劣后果。
政客投機取巧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參議員伯尼·桑德斯(Sen. Bernie Sanders)的一個觀點是“先立法,再考慮證據”。他在本月一次公開演講時稱,“我認為,如果這個行業引發上癮問題,且有證據表明人們因此生病,我們就應該取締這一行業。”雖然其競選團隊很快就因該說法過于嚴厲將其收回,但這種情緒仍代表了美國政界的主要觀點。
在這場喧囂中,人們很少關注到在德克薩斯州出臺的新政下,高中生吸電子煙會面臨面臨重罪指控和開除。這基本是宣告了新“禁酒”運動的開端。
而被禁止的物品從來不會消失,只會變得更加昂貴和危險。
英國公共衛生部表示,與吸香煙相比,吸尼古丁電子煙的安全性高出95%,每年因吸香煙導致50多萬美國人死亡。諸多跡象表明,把尼古丁電子煙定義為公共健康災難是典型的美國式道德恐慌的結果。
散布電子煙恐慌是美國當下錯誤的選擇。從造成的損害來看,這很可能會成為當代媒體瀆職和政治機會主義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