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究竟對戒煙是否有效?這個問題英國已經用實際的數據來做出解答。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Public Health England)在2018年2月發表報告:有證據顯示電子煙對健康的損害比一般香煙少,目前沒有證據顯示年青人會受電子煙吸引,從而染上吸香煙的惡習。這與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2015年作的建議一致。報告中還明確提到了電子煙的危害要比傳統香煙少95%,電子煙可能在戒煙的過程“發揮關鍵的作用”。
但是在英國之外的公共健康機構,則對電子煙的態度很不友好,按照它們的邏輯,戒煙“最好”的方法并不是電子煙,而是香煙。
BBC:煙草消費正在轉換為電子煙消費
BBC源引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球約有11億人有抽煙的習慣,比2000年約有11.4億人少,但這不代表他們全都戒了煙,因為電子煙(又稱電子霧化器)的使用人口慢慢增多。
總部在倫敦的全球零售市場分析研究公司Euromonitor的調查顯示,2011年全球有約700萬人有抽電子煙的習慣,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升至3500萬,而至2021年電子煙用戶數量預計將進一步升至5500萬人。
全球電子煙消費也逐步升高,五年前只有42億美元,至2018年已漲至226億美元。美國、日本和英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市場,這三個國家的消費者僅在2016年就消費了價值163億美元的電子煙和相關產品。
BBC通過數據暗指雖然全球的煙草消費量正在下降,但主要原因是因為許多煙草消費者都轉向了電子煙消費,所以其實這并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吸煙率”下降。
世衛組織WHO:電子煙“有害”
世衛組織曾經大力提倡“尼古丁替代法”,鼓勵吸煙者使用只含有尼古丁而不含香煙燃燒所產生的焦油、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質的產品,來替代傳統香煙,使尼古丁成癮患者既能獲取尼古丁又避免受到煙草的傷害。
電子煙本來是非常符合“尼古丁替代法”的代表性產品,不必改變吸煙者使用習慣,在獲取尼古丁的同時,也保留了煙霧和味道,對于吸煙者來說,可以做到“無縫切換”。
但自從電子煙開始逐漸在全世界流行起來之后,WHO世衛組織對于電子煙的態度卻非常消極,在世衛組織官網的電子煙頁面上,電子煙被描述為“有害”。
世衛組織:“電子煙有很多不同類型,也稱為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ENDS),其尼古丁含量和有害排放量各不相同。ENDS排放物通常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質,對使用者和二手煙接觸者均有害。”
世衛組織不僅將電子煙定義為“有害”,同時也在香煙與電子煙哪種危害更大的問題上語焉不詳,態度非常“曖昧”。
世衛組織:“與卷煙或其他煙草產品相比,很難概括ENDS對健康的風險,因為這取決于多種因素。煙草制品和電子尼古丁傳送系統都對健康構成威脅。最安全的方法是都不使用。”
而且在電子煙是否存在“二手煙”這個問題上,盡管多個研究都已經證明電子煙并不會像香煙那樣產生“二手煙”,但世衛組織仍然描述電子煙具有“二手煙”,對使用者和他人都會造成風險,同時也以美國EVALI肺病事件來描述電子煙會對肺部造成傷害。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了幾十年前“萬寶路”品牌在美國開始流行,就是因為煙草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來做廣告宣傳,并“鼓勵”專家學者們鼓吹吸煙的好處,將煙草消費美化成“時尚”、“紳士”、“英雄”等正面形象。
除了煙草行業,這種現象也同樣在其它行業中發生,比如“制糖業”。
美國的糖業協會曾經用5萬美金收買了哈佛醫學院的幾名教授和已閱領域最頂級的期刊,發表了大量“糖無害”的觀點,為糖工業搖旗吶喊幾十年。結果使無數人因為高糖遭受相關疾病的折磨,真相直到2010年才被發現,最終于2016年才被揭露,消費者才開始關注高糖對健康所造成的風險。
其實,在國際上,煙草行業對于政府和醫學機構的游說從未停止過,而煙草往往又會帶來巨大的利益,所以導致電子煙在多地都成為了不受歡迎的“壞孩子”。
美國心臟協會(AHA):電子煙比吸煙好嗎?
美國心臟協會對于電子煙的態度與世衛組織類似,同樣的語焉不詳。
在AHA的官網關于電子煙的頁面上,同樣提到了“由于許多原因,不應提倡將電子煙作為吸煙的安全替代品。”但又不具體說明許多原因究竟包括哪些,只提到了“大多數電子煙都提供尼古丁,尼古丁具有高度的成癮性,會傷害兒童和胎兒的大腦發育。對于電子煙,某些類型的煙民比傳統卷煙更容易遭受尼古丁的侵害。”
在電子煙的“危害”中,AHA同樣將EVALI作為了電子煙會損傷肺部的例證:“電子煙與數千例嚴重肺損傷病例相關,其中一些導致死亡。盡管仍未確定確切原因,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議人們不要使用電子煙。”
盡管疾控中心CDC早已在官網公布了這些肺損傷的成因——使用電子煙裝置來加熱黑市非法渠道購買的含有四氫大麻酚的液體。換個方式來描述,就是利用電子煙設備來吸毒。但與許多援引過EVALI來抨擊電子煙會造成肺損傷的媒體、機構一樣,AHA也并未將CDC的最終正確調查結果及時更新。
權威機構推薦的“戒煙”方法
WHO、AHA這類健康、醫療方面的權威機構,既然不承認電子煙的戒煙作用,那么它們推薦的又是什么方法來戒煙的呢?
美國心臟協會AHA:戒不掉就少抽點
AHA推薦通過戒煙日、減量和不吸完一整支香煙來戒煙,并配合零食緩解尼古丁脫癮癥狀,以及業余生活來分散注意力的方式來完成戒煙。
相信很多戒煙失敗過的人都嘗試過以上的方式,最終的結局往往是零食沒少吃,煙沒戒掉,煙量不降反增。
所以,按照AHA的方式,戒煙的成功率極低,甚至會令煙民更難擺脫香煙,AHA無異于在變相鼓勵吸煙者繼續吸煙。
約翰斯霍普金斯:建議使用FDA批準的方案
著名的約翰斯霍普金斯也在官網將電子煙描述為“并非最好的戒煙工具”,推薦煙民使用FDA批準的戒煙方案,這些方案包括:
● 尼古丁貼片
● 尼古丁口香糖
● 尼古丁片(錠)劑
● 尼古丁吸入器(處方)
● 尼古丁鼻腔噴霧(處方)
尼古丁貼片、尼古丁口香糖和錠劑的作用類似,都是通過皮下或者口腔提供尼古丁,但這些戒煙方式極易失敗,因為煙癮難以戒斷的原因并非尼古丁,而大多是吸煙過程所造成的“心”癮,也就是說,身體已經并不需要尼古丁了,但是你在心理上還需要煙霧的“安慰”。
尼古丁吸入器與尼古丁口腔噴霧這兩種產品就更尷尬了,其原理與電子煙非常類似,都是直接向呼吸道供給尼古丁,區別在于電子煙含有香料并會產生煙霧。那為什么尼古丁吸入器和鼻腔噴霧就非常安全,而電子煙就是有害的呢?
我們已經有了電子煙,與尼古丁貼片、口香糖比更加有效,更符合戒煙者的使用習慣,與尼古丁噴劑相比,有更好的味道和使用體驗,那為什么我們明知道這些,卻還要使用效果更差,成功率更低的產品呢?
這就像科技非常發達的今天,有人告訴你手機電腦有輻射,還會使人沉迷,你應該用回功能機和算盤,它們更加安全,不會被黑客入侵的道理一樣。
或者說汽車不環保,有交通事故的風險,你應該選擇步行,這樣既可以健身又安全環保。
對于電子煙來說,專家和權威機構的意見就是,你最好還是繼續抽煙吧,反正推薦的方法成功率很低,你早晚都是要抽回煙草的,但千萬不要碰電子煙,那非常危險。
最后,盡管許多支持電子煙的專家和機構都證明了電子煙與煙草比,危害要低很多,而且英國已經通過多年的實際操作來驗證了這一點,但要記住的是,電子煙應該被視作煙民擺脫煙草危害的途徑和手段,而不應該被作為“新型煙民”的“新型煙草”,更不應該成為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時尚用品”。未成年人、青少年與非吸煙者,請勿使用電子煙。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