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Premium Times》報道編譯 煙草公司的干擾已被認定為全球控煙努力的“最大威脅”。
近日,問責跨國煙草網(NATT)在拉各斯舉行的煙草業報道培訓上透漏了這一說法。
“跨國煙草公司如英美煙草公司、菲莫國際和日本煙草已經利用政治影響力削弱或挫敗全球范圍的煙草立法,”問責跨國煙草網尼日利亞的發言人菲利普·杰克波說。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5.3條建議簽約國提高對煙草和煙草業危害本質的認識,”杰克波先生說。
該組織的立場在第六次締約國會議(COP6)前發布,該會議兩年舉行一次,決策者們監管《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銜接并評估公約的影響力。
尼日利亞還沒有控煙法。去年7月份,眾議院就《2013吸煙(控制)法案》舉行了公眾聽證會。
杰克波先生說煙草業的一些干擾戰術包括“給政府送禮以獲取支持,許諾自我規管或自愿性舉措,與政府‘合作’。”
“在尼日利亞,英美煙草尼日利亞公司(BATN)使用廣告、促銷和贊助來混淆公眾,企圖阻擾《國家控煙法案》的通過,”杰克波先生說。
“英美煙草尼日利亞公司還推廣未經證實的致富農民的傳說,并描述了一個黯淡的場景,當本土化《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最終成為法律后使農民面臨險境。”
“在肯尼亞,為了獲得在決策者、高層決策者中的影響力,懷疑煙草業向政治競選提供資金。
“在烏干達,據說國際煙草種植者協會已經鼓動一些煙葉農場上訪烏干達議會,要求刪除《烏干達2014控煙法案》中一些關鍵條款,包括伙伴關系、廣告代言、志愿捐款,以及推動煙草業務的獎勵和特權,”杰克波補充說。
在他關于《編寫引人注目的控煙故事》的演講中,威爾·費特德指出關于人們和新事實的故事必須展示出來。
“利益沖突是現實的,特別是涉及到煙草公司捐贈的車輛、對記者的獎勵、在媒體和執法人員培訓中微妙的廣告,”媒體支持中心的執行主任費特德先生說。
“新聞記者必須有立場,除非不同意煙草是一種危險物質,”費特德先生補充說。
通信顧問涂恩德·阿卡尼說,記者可以使用各種網絡工具推廣控煙的信息。“我們現在是倡導者,而不僅僅是記者,”阿卡尼先生補充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