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目前,安徽煙草商業的文化建設正處于母子融合的關鍵時期,如何順利對接、有效融合不僅需要領導的重視,更需要全體員工的努力。為了使這項工作得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筆者想對企業文化中的一些誤區進行梳理,使大家認識到文化建設不是空架子,不是宣口號,而是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事情,文化的好壞不僅影響著企業的戰略,左右著個人的發展,更是一種無形勝有形,能夠深刻影響員工思想行為的力量。
企業文化未必就是陽春白雪
一提起文化,人們總會與知識、學歷等聯系起來,因此在文化建設過程中,一部分員工會認為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企業進行文化建設我既不反對,也不支持,推一步走一步,搞好形象面子工程即可。而事實上,這里的文化并非是指文化學識,而是在企業內部長期積淀形成的一種價值取向、一種行為模式。什么樣的企業就會養成什么樣的文化,什么樣的文化就會造就什么樣的人。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文化,是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文化,陷入困境的企業也有它的文化,是精神懈怠、止步不前的文化。
企業文化可以是陽春白雪,也可以是下里巴人,可以是理性的管理,也可以是感性的掌控,沒有任何一本指導性的書籍要求企業的文化一定是要高雅的,或者有規定的范式,正確的觀點是:只要是適合企業發展的,預約美好愿景的就是好的文化。因此企業文化只是一個企業現狀的代名詞,而企業文化建設也是一次內部梳理的過程,猶如人對自己的清潔、對情緒的調整、對思想的提升…因此企業文化是形式自由的,對企業和個人也是大有裨益的。
企業文建設化必須堅持以我為主
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大多數的企業一般都會聘請專業咨詢公司的協助,說是協助,恐怕多數是依靠,因此做出的文化辭藻華麗、手冊裝幀精美,但真正落實到行動的少之又少,因此,文化建設必須秉持“以我為主、外援為輔”的原則,否則容易偏離實際,無法落實。在文化建設的初期階段中,必須從員工入手,經過深入的調研與訪談,才能提煉出最符合企業實際的文化理念,安徽池州市局(公司)從2007年文化建設之初就明確了主人翁的態度,文化理念真正做到了來源于員工,提煉于實際。目前,面臨母子文化的融合提升,我們仍然需要明確自身的主導地位,在理念體系的確定、徽香學院的開辦等方面要積極的面對,認真的籌劃。近期,在文化展示廳的籌備中,我們正向全市系統征集案例,試圖用源自一線、源自身邊的事例來影響人、感染人,從而達到教化的作用,而在下一步的徽香學院、電子書屋等工作中,也要以員工的需求為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力求實效。
企業文化必須與制度建設相輔相成
很多人認為,管理由最初的硬性制度管理逐步轉向柔性的文化管理,就不再需要制度的束縛,這種觀點無異于我們的社會不經過社會主義就直奔共產主義。一種良好文化的形成需要漫長的過程,而在這期間必須要有規范的制度作為保障,通過最初的強制手段設立較高的違規成本,促使員工遵照執行進而養成良好的習慣,逐步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風氣與行為模式。因此我們說,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生成良性的制度,健全的制度體系才能形成優秀的文化成果,制度與文化的關系不是相互抵觸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在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必須把握幾個要點:一是制度的設計是否涵蓋了群體的利益;二是現行的制度是否能夠解決員工持續成長的需求;三是制定出的制度是否予以執行,并實施明確的獎懲。明末王夫之就曾感嘆“習氣之所由成,人君之刑賞為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制度才能發揮出它的作用,成為文化管理的一種輔助手段,否則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文化管理更會成為一紙空談,束之高閣。
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秉承以人為本
《荀子.禮論》中提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人的欲望和對利益的索求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一個企業最初的存在就是一群人為了追求共同的利益而聚集的,在長期的發展與積累中逐步形成一種超越物質的高層次追求。在任何時候,企業文化建設不能忽略了人的需求,必須將員工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樣才符合人的本性,才能受用于員工、扎根于企業,逐步實現由低層次的物質文化需求向高層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轉變。例如在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中,員工需要什么樣的書籍?希望接受什么樣的培訓?有什么樣的成長規劃?這往往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徽香學院”就作出了大膽的嘗試,層次性、多樣性、針對性、復合性的培訓與再教育,將對員工的發展與職業規劃將會起到推助作用。
馬樂侯曾說過:文化不是一塊石頭投放入水杯,而是一塊方糖溶于整杯水。這句話或許是對文化最為貼切的比喻,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正視企業文化建設,它雖然無聲無息,但在不經意間就能讓我們收獲甘甜。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