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員工是企業發展命脈之所在,任何企業都面臨著對人才的激烈競爭。當前的企業將他們的目光越發聚焦于“人才”,導致“人才”的流動性不斷增大。因此,對員工進行歸屬感研究,為企業保持員工的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也顯得尤為重。
一、幫助員工統一企業文化認同,是提高員工的歸屬感之根本。
很多企業的文化只存在于高層的頭腦中、口頭表述中,沒有使員工的理解和認同企業文化,更別提融入到為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中。但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統一企業文化的認同是至關重要的。海爾總裁張瑞敏在談到自己的角色時說:“第一是設計師,在企業發展中使組織結構適應企業發展;第二是牧師,不斷地布道,使員工接受企業文化,把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企業和員工是伙伴關系,是事業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二者共生、共創、共榮。企業文化的建設有助于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服務企業發展、服務地方經濟上來。
統一的企業文化認同必須以人為本,把員工放在心上,充分調動全員力量、凝聚全員智慧、體現全員參與。企業文化一旦得到認同,有助于企業的政工干部利用其引導力和凝聚力,統一員工思想和行為。同時也有利于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強化政工文化建設,促進“實效性”的大政工模式的建立。
二、讓企業員工有主人翁的感覺,是提高員工的歸屬感之途徑。
漢諾瓦公司歐白恩先生說過:“企業的員工多半聰明、受過良好教育、充滿活力、全心全力地渴望出人頭地。但他們到了三十多歲時,通常只有少數人平步青云,其余大多數人都失掉了開始時所有的企圖心、使命感與興奮感,對于工作他們只投入些許精力,心靈幾乎完全不在工作上。”我們看到的大部分企業是歐白恩先生所描述的狀況,不難看出員工的這種狀態對企業的發展是起到明顯的負面影響。
煙草員工面對廣大的卷煙客戶群,是企業形象的體現,企業應當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針對員工的思想變化、行為特點,消除員工與企業之間的疏離感,幫助員工實現自我目標的塑造和個人價值的體現。
筆者認為,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為切入點:
1、牢固樹立五種意識。
煙草企業政工工作要高度提倡姜成康局長在全國煙草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五種意識”,即責任意識、憂患意識、公仆意識、民主意識、創新意識。該“五種意識”緊扣行業總體價值,是講責任、講奉獻、講紀律思想的延續和再升華,更強調了煙草員工如何做到“以人為本”,成為名符其實的煙草人,增強了員工的集體歸屬感。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企業的黨政工作要將“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作為基本內容,從班子成員先鋒帶頭開始,樹立在員工中信譽度,員工對領導的依存度提高了,腐敗思想的滋生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3、合理化勞動用工制度
企業應當以適應員工需求和企業綜合需求為考量,合理化勞動用工制度,打造良好的人才成長渠道,為全體員工搭建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激勵舞臺,鼓勵其發揮聰明才智。此外還要指導員工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幫助員工創建和持續保持一個適合于他自己與企業共同成長的目標,爭取為員工提供更大的發展平臺,給員工創造更多學習的機會,鼓勵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鼓勵他們的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4、給予員工更多的人文關懷
政工工作源于基于基層,始于基層,應充分尊重廣大職工的主人翁地位,樹立起全心全意為員工股謀福利的思想,把員工的疾苦放心上,把員工冷暖放心上,把員工之所想放心上,把員工之所需放心上。利用有效的途徑充分聽取其意見和建議,讓員工暢所欲言;切實關心職工,為職工排憂解難,不讓一位員工帶著心理壓力上崗;舉辦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員工的精神生活。不斷融洽關系,增進溝通,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員工產生“我的煙草,我的家”的思想意識,推進煙草和諧發展。
三、重視員工的個性配置,是提高員工的歸屬感之創新。
企業在招才納賢過程中,應學習學校對學生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針對企業員工的個性特點,重視員工的個性培養。
實現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是社會各個行業領域的集中體現。企業可針對崗位選擇合適的人才,同時也要學會逆向思維,讓人才對崗位有更全面的認知,并利用崗位的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競爭激勵制度,合理化的增加其主動選擇崗位的權利。借此發揚其固有優勢,避免其劣勢,讓合適的人適應于適合的崗位創造工作價值最大化。
利用員工自身特點與企業崗位的合理化配置,員工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和鍛煉,干勁更足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以人為本,以德為先,通過以“把員工放在心上”為抓手,起到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是改變以往舊有的“員企矛盾沖突”現象的高效基礎工作。
企業要關心每位員工的生活和生存條件,員工生活得好,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相應地工作效率會有很大提高,企業才能發展得更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