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制度執行力是實現制度目標過程中速度、質量和效益的綜合體現。在加強懲防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貫徹落實《廉政準則》的同時,必須提高反腐倡廉的制度執行力,保證反腐倡廉各項制度落實到位,不斷提高反腐倡廉建設科學化水平。
制度是現代社會運行的基礎。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有了制度就必須執行。筆者認為,有效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制度,加強懲防體系建設是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健康長遠發展的基礎,而其中的關鍵則體現在制度執行力上。有識之士尖銳地指出,中國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決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對規章條款不折不扣的執行。據筆者調查,在企業反腐倡廉建設過程中,相對而言更加注重建立制度,講要求、作規定、下文件,但對制度執行卻有所忽視,求實對策不多,反饋評估機制不通暢,很多制度執行沒有達到預期成效,因此,建設高效企業,提高企業制度執行力,尤其重要。
一、制度執行力的內涵
制度執行力指的是企業把思路、戰略、決策、規劃與部署付諸實施的能力。簡而言之,所謂“制度執行力”就是企業實施發展戰略、實現發展目標的能力,就是將思想轉化為行動、把理想便成為現實、把計劃變成成果的能力,也就是貫徹落實的能力。
制度執行力對企業來說,是企業戰略決策得以正常執行的基本保證,是企業按照預定目標健康發展和不斷成長的基本保證,更是企業在世界經濟高速發展形勢下具備強大競爭力的有力支持。因此,制度執行力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流程、員工績效、文化制度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都將影響著制度執行力的實現。
二、影響制度執行力的因素
(一)決策目標因素
眾所周知,企業制度執行力應建立在明確的愿景、決策目標基礎之上,沒有明確的愿景、目標、決策等,制度執行力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就會無的放矢。因此,正確的愿景、目標、流程及制度決定了制度執行力的成敗。企業領導者應當重視企業經營戰略的設計、制定及各項規范企業制度的制定,使其符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做到集中、統一發力,保證制度執行力的執行。
(二)客觀環境因素
筆者認為,企業在有了明確的愿景、決策目標之后還應該正確認識和分析客觀環境。只有順應客觀環境的企業才能做到充分發揮制度執行力。因此,企業領導者只有做到善于觀察現實、抓住機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積極尋找制度執行力的切入點,為制度執行力的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客觀環境,才能減少客觀環境對制度執行力實施的干擾。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作為切入點,改善企業的客觀壞境。①設置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指企業內部各種組織結構的組合程序。它包括組織機構、各組織機構的關系以及為實現最高運作效率而達成的組織機構間的排列組合。當前,很多企業的組織機構設置隨意性較大,科學性、合理性不足,這種組織結構作為客觀環境,嚴重影響著企業信息的傳遞和制度的執行,從而造成企業制度執行力的降低。②設置科學的業務流程。眾所周知,一個企業要想取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具備“最高的質量、最快的速度、最低的價格”以向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很大程度上則取決于企業業務流程的質量、周期和成本,簡而言之,取決于業務流程的執行力。因而,企業中不順暢、不合理、不規范、繁瑣而低效的業務流程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企業制度執行力的發展。[①]③設置可執行的管理制度。當前,不少企業的管理制度可執行性較差,主要表現在:管理制度出臺未經過認真調研論證,經常朝令夕改;管理制度系統整合性差,未形成提升管理效力的合力;管理制度過于繁瑣,缺乏針對性、可行性、人性化,不利于員工執行,降低了企業執行力。因而,設置可執行的管理制度是執行力得到貫徹執行的有力保障。
(三)隊伍素質因素
企業員工是制度執行力的具體實施者和直接體驗者,筆者認為,為了保證制度執行力的有效實施,就應建立充滿活力和能力、有機的、團結的企業團隊人員。應以科學的流程為中心來建設企業員工,運用可執行的管理制度和科學的方法來提升員工隊伍素質,以使企業的決策、目標、制度在員工中更好的傳遞、滲透和理解,員工之間更好的交流與溝通,以達到企業全體員工更深刻而明確的理解目標含義,做到員工思想一致,步調一致。提升員工素質,達到制度充分執行的目的。
三、推動制度剛性運行的對策和建議
(一)以領導垂范為關鍵,領導者應成為制度執行力培育和提升的倡導者與實踐者。
孔子曰:“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因此,領導者的行為是企業健康發展的風向標。筆者認為,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首先應做到了解企業員工,領導干部應建立與員工溝通的主渠道,讓員工說真話,敞開胸懷傾聽員工意見,積極采納員工的正確意見、建議,只有這樣,領導者才能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操作性、執行性強的企業制度,制度執行力也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領導者還應帶頭學習各項規范企業的流程、規定及制度,切實領會各項制度精神,自覺做制度規定的“明白人”。領導干部的示范力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具有鮮明的引領、導向作用,只有以領導垂范為關鍵,才能真正推動制度的剛性運行。
(二)完善基礎調研機制,用好的管理制度和機制切實提高制度執行的質量。
制度質量是制度執行力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因此,制定制度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進行系統的調研,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注重制度建設的合理性與可行性。目前在制度執行過程中,執行不力的問題主要表現在:①一些容易得罪人的制度,執行起來往往“變軟”,使制度變得靈活有余,剛性不足。②涉及利益調整的制度,在執行中往往采用實用主義態度,有利的就執行,不利的就變通。③需要長期堅持的制度,執行中不能堅持一以貫之,出現時緊時松,先緊后松的現象。④規定的制度,不注重從實際出發創造性的開展工作。
因此,在制定制度過程中,應該遵循合法合理原則、制衡原則及可行原則,打破“人管人”的舊框架,實行“制度管人”的管理方式,在對制度進行認真細致的論證基礎上,將管理智能化、制度化,明確領導管理者的責、權、利,從而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執行力,使制度管理實現有序管理,使管理有法可依,并在管理過程中不斷完善相關制度。于此同時,以此為前提,員工也會嚴格遵守制度,從而提升執行力。
(三)以學習宣傳為抓手,把企業塑造成強有力的執行力組織。
眾所周知,只有建立在自覺基礎之上的制度,執行才有最深厚的根基。因此,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強化學習培訓,抓好對執行制度人員的教育,提高制度執行主體的素質。把制度學習培訓納入學習型組織建設內容之中,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習制度,培養以下三方面能力。①領悟能力。要想充分發揮制度的執行力,就必須培養員工的領悟能力,員工對制度進行信息的解碼再加工,制度就可以在員工中更好的傳遞、滲透和理解。這就要求員工在學習培訓過程中,不斷領會制度的精神實質,明確自己該做什么、怎么做,知道那些不該為的、違反了有哪些后果,自覺做到知制度、守制度、護制度。②控制能力。筆者認為,企業員工同時也是制度執行的控制者,在學習培訓和制度執行過程中,要引導員工積極解決制度執行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制度的執行能力。③創新能力。創新是衡量一個人、一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也是企業能否堅持執行制度的重要標志,因而,要想提高制度執行力就必須要時時、事事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不斷強化學習培訓,不斷從工作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其次,筆者還認為,要運用多種手段促進企業執行力文化的形成。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員所共享的價值觀念、信念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它體現在企業的每一個環節中,要想充分執行規范企業的制度,就必須塑造企業執行力文化并倡導文化落實。要激勵和引導成員提高制度執行力,努力營造“遵守制度為榮、違反制度為恥”的濃厚氛圍,著力建設求實文化、責任文化、誠信文化、細節文化,讓每位干部職工自覺養成實事求是、勇于負責、誠實守信、重視細節的良好習慣。
(四)以強化監督為保障,增添制度執行的驅動馬力。
監督是執行的有力保障,沒有監督,制度就成了不帶“電”的高壓線,只有加強監督,制度才有震懾力。筆者認為首先應健全督查機構。各紀檢監察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監督檢查制度落實情況的職責,拿出鐵的心腸,使出鐵的手腕,用出鐵的紀律,對制度執行好的表揚獎勵,對制度執行差的嚴肅處理,積極營造“遵章守法光榮、違章犯紀可恥”的良好環境和輿論氛圍。其次,要健全執行監督機制。在制度執行過程中,要充分發揚民主,將領導干部自我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將部門自身督查與專門機構督查相結合,形成有效監督機制。最后,建立健全問責機制。全面落實領導干部問責制,對不履行法定職責、執行不作為、亂作為的,應嚴肅追究領導干部的責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