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當前,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安排,煙草行業正在深入扎實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黨的十八大報告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深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充分反映了國家煙草專賣局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清醒認識,而且對于黨不斷發展壯大、鞏固執政黨基礎和群眾基礎,讓為民務實清廉在企業蔚然成風,推動煙草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筆者認為,深入推進當前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要正確理解和全面把握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
一、什么是群眾路線?
《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中對群眾路線是這樣表述的:“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群眾路線是黨的傳家寶、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共產黨人的生命哲學,也是生活哲學;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工作路線,更是工作方法。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內容:一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二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黨的基本領導方法;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黨的三大作風。
黨的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正確處理與人民群眾關系的路線。其基本內涵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要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尊重人民群眾、依靠人民群眾,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因為 “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群眾路線不僅是一種工作路線和領導方法,更是一種政治立場和價值理念;不僅是一個理論創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二、群眾路線的豐富內涵
(一)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
為了群眾是根本目的,依靠群眾是力量源泉。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講的是黨的群眾觀點,體現了黨對待人民群眾的基本立場和觀點。它的具體要求是:第一,必須對群眾負責,善于為群眾服務。第二,必須相信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尊重和支持群眾的首創精神。既要反對命令主義,又要反對尾巴主義。第三,必須充分發揚民主,要有先做群眾的學生、后當群眾的先生的精神。第四,必須傾聽群眾呼聲,善于從群眾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第五,必須在工作中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堅持群眾路線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就是要在領導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一切為了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的基礎和前提,一切相信群眾;堅持群眾路線的實質和關鍵,一切依靠群眾。
(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工作方法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講的是黨的群眾觀點的對象化過程,揭示了我們黨把對待人民群眾的基本立場和觀點落到實處的科學方法。就是將群眾中分散的不系統的意見、愿望、要求、智慧和經驗集中起來,形成理論、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到群眾中去,使之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并檢驗它是否正確,使之得到豐富和發展。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明確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又說:“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
(三)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優良作風和政治優勢
民心向背決定著黨和國家的命運。我們黨來自人民、服務人民,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黨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人民群眾。脫離了群眾,黨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對“最大危險”喪失警覺,不全力克服,黨的生機活力將逐漸消失殆盡,黨就喪失了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歷史告訴我們:根植人民,是特有的政治優勢;現實警醒我們:脫離群眾,是面臨的最大危險。千百年來的歷史說明,民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實踐證明,領導干部什么時候密切聯系群眾,就會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什么時候脫離群眾,違背群眾意愿,就會造成行政決策及決策執行的錯誤,使人民的利益遭受損失。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進取,黨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三、群眾路線的時代主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簡明地概括為“為民、務實、清廉”,集中反映了黨的群眾路線在新的形勢下的基本要求。黨中央部署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加強對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以作為對當下“脫離群眾”這一突出問題的客觀反映和自覺回應,不僅充分反映了黨中央對新的歷史條件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高度重視和清醒認識,而且深度彰顯出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訴求、工作作風和黨的執政形象,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又一次與時俱進的偉大創舉。
(一)“為民”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價值訴求
“為民”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宗旨觀念,是黨員干部的立信之本。從唯物史觀的視角看,把“為民”詮釋為群眾路線的價值訴求,在于群眾路線本質上是對人民群眾自身創造性生存實踐的關注,是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存在樣態及其發展歷程的關注。從“為民”詮釋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訴求,有助于在實踐中確立和實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理論上深度解讀群眾路線的當代價值,開啟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當代建構的新境界。
(二)“務實”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
“務實”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工作作風,是黨員干部的立行之本。“務實”是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一直堅持奉行的工作作風,也是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然要求。作為黨在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務實”既是一種科學態度,更是一種政治品格。共產黨人的“務實”精神,就是要謀實招、察實情、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
(三)“清廉”是新時期群眾路線的黨的執政形象
“清廉”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自律意識,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立黨以來贏得民心的重要法寶和我們黨永葆先進性的本質要求。清廉也是一種思想作風、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為人之道、處事之基,是黨員領導干部工作的生命線。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