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行業各企業開展的精益管理工作已半年有余,大好之聲此起彼伏。很多企業在總結、報告、消息中都是一個聲音:我們制定了嚴密的工作計劃,通過狠抓落實,使精益生產、精益物流、精益營銷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事實真的如此嗎?未必。最近,煙草管理專家胡翠珍老師應一些企業之約,到企業進行調研,并進行授課。調研期間,胡翠珍老師發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為什么企業自己沒發現?而專家粗略一看便發現了呢?原因就是很多企業沒有把行業開展的精益管理工作真正當成彌補企業不足,完善自身管理的一次契機,而是把精益管理工作當成應付上級的面子工程。
有問題,自己真的就發現不了嗎?當然不是,而是思想在作怪。在開展精益管理工作中,一個企業往往是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由于流程是各自部門自己制定,最后匯總到牽頭部門,并最終形成總體方案。這便產生一個現象,配合部門不愿說自身的毛病,怕領導深責,怕給自己找麻煩;牽頭部門不想得罪配合部門,也沒有精力去深入調研,結果制定的工作方案只能是浮在表面的,而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企業的通病。
筆者認為,要想使精益管理工作真正有實效,就必須要做到“三個明確”。
一是要明確精益管理工作的主體。精益管理工作絕不是某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整個企業的事情。精益管理存在于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牽累于整個流程。而確立一個部門牽頭,勢必會在心里上產生一種有輕有重的錯覺,導致牽頭的緊著催,配合的慢著走。因此,必須要明確每個部門都是精益管理工作的主體,都擔負著持續改進的重任,由總經理掛帥,各部門直接向總經理匯報,這樣才能在思想上加壓,提高各部門對精益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二是要明確精益管理工作的階段目標。由于各企業有各企業的不同,在管理方式、工藝流程、企業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異,因此制定的階段目標絕不能照抄照搬。要進行深入調研,真正找到影響企業發展的最緊迫、最重要癥結,“號脈”、“診療”、“抓藥方”,這樣才會“藥到病除”、“健體強身”。而如果一味的照抄照搬,到標桿企業走馬觀花的看一番,便按照標桿企業的標準制定階段計劃,不是完不成,就是不切實際,不僅打擊了員工的積極性,而且還會對精益管理工作產生恐懼感,實是得不償失之舉。
三是要明確精益管理工作的真正意義。開展精益管理工作不是給誰挑毛病,而是促進企業的共同進步。因此,必須要讓全體員工充分認識精益管理工作的意義所在,無須對本部門、本單位的問題遮遮掩掩。要開展真正意義上的“提建議”活動,讓員工把企業各處的“毛病”都反映出來,只有了解了問題所在,才能對癥下藥、解決問題。同時,企業也要設立獎懲機制,對發現問題,積極改進的部門要鼓勵;對于遮掩問題,消極對待的要懲戒。
企業同人體一樣,只有不斷調節、不斷預防,才能遠離疾病。而無視小病,淡漠治療,結果只能是病入膏肓。用扁鵲的話說:“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企業同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