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和根本工作方法。堅定不移地貫徹執(zhí)行群眾路線,密切聯(lián)系努力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們黨歷來所倡導和一以貫之執(zhí)行的。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很多黨員干部深入基層聽意見、找問題,效果很好。然而,在某些地方還存在著看似熱熱鬧鬧,實則一窩蜂趕場子,做表面文章的“走馬觀花”、“浮光掠影”現(xiàn)象。
“走馬觀花”帶來的是坐井觀天、閉門造車,難以發(fā)現(xiàn)作風疏漏,更難以解決好那些突出、緊迫的問題。如此這般,發(fā)現(xiàn)問題從何談起?又怎敢奢求其解決問題?
群眾路線,精髓在“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眼點是要接地氣,出發(fā)點在于求實效,落腳點在于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白摺比罕娐肪€,就要“吾日三省吾身”:“根”是不是深深扎在群眾之中,“脈”是不是與群眾緊密相連,“氣”是不是與群眾融會貫通。要放下架子,拉近與職工群眾的距離;俯下身子,贏得民心;耐住性子,做好事情。只有行動“真”一點,才能帶來實效“實”一點。要有“一個猛子扎到底”的勁頭,把目光多轉(zhuǎn)向基層、雙腳多沾點泥土、心里多裝著群眾,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氣魄 ,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輕,勇于把本部門、個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暴露出來,邊學邊改、邊查邊改,讓群眾切身感受到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新氣象、新成果。
整治“走馬觀花”現(xiàn)象,關(guān)鍵是要糾正“應付”、“應景”、“走過場”、“作秀”心理,在“身入”的同時更要“心入”,要有時刻想著百姓的情懷、與群眾打成一片的姿態(tài)、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作為。只有“貼心”才能更加“曖心”,只有“真心”才能得“民心”,贏得職工群眾的大力擁護和支持。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反對“四風”、改進工作作風要求我們馬上行動;謀劃“三大課題”需要我們厲兵秣馬;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召喚快馬加鞭。對“走馬觀花”叫停,當可凝聚氣勢磅礴的發(fā)展正能量,實現(xiàn)各項工作既定目標必然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