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行業研究網報道 引:在總量增長有限的產業預期當中,結構提升早已成為推進中國煙草持續發展的行業共識。那些高端品牌、高結構產品好像順其自然一樣站在了整個產業舞臺的中央,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而低端品牌、低結構產品毫不留情地靠邊站,姥姥不愛、舅舅不疼。鑒于五類煙還有“低檔煙考核”這道政策護身符,一身“清貧”的四類煙成為了結構提升的“犧牲品”,工商企業都把四類煙作為了結構提升的突破口和主攻點,既有大力度的縮量投放,也有強制性的“壓五升六”。
為結構提升讓路的四類煙,一度成為了被遺忘的角落,寂寞地生活在中高端品牌的影子下。
5元檔的慘淡濃縮了四類煙的凄苦
在我們仍舊鮮活的記憶當中,5元檔產品(零售價5元/盒)是何等的風光,“白沙”、“紅梅”、“紅河”、“哈德門”、“黃果樹”們在全國各地縱橫南北、叱咤風云。但在短短幾年時間里,5元產品的命運就一落千丈,從大品牌的基石中淪為了持續發展的累贅、包袱,這不僅反映為有抱負的大品牌大幅削減5元檔產品包括四類煙的產銷量,那些以5元檔產品為主且產品結構遲遲難以提升的品牌也在事實上趨于邊緣化。今年1-5月,全國合計銷售5元檔產品大致在200萬箱左右,同比減少了近50萬箱,減量幅度超過四分之一,同時規模大、份額大、影響大的市場地位早已讓位于7元、10元乃至20元檔產品,頹勢與慘淡一覽無遺。
這樣的情形同樣出現在四類煙上。今年1-5月,全國合計銷售四類煙470萬箱左右,同比減少近190萬箱,降幅達到了28%,占全國卷煙銷售總量的比重降低至21%上下,同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近9個百分點。在5年前的這個時候,全國四類煙銷量還能夠維持在640萬箱左右的規模,市場比重大致為35%,還曾經是五類卷煙中銷量比重最大、市場份額最高的類別,但今天的四類煙已呈昨日黃花之勢,一副人老珠黃的凄苦境地。在目前有四類煙在產在銷的11個重點品牌當中,包括“白沙”、“黃山”、“七匹狼”、“紅河”、“鉆石”、“蘭州”在內的主要品牌,無一例外全部大幅減量,尤以紅河“壓五升六”對四類煙整體帶來的影響最為明顯和劇烈。
“三大病因”導致四類煙內外交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四類煙今天的窘境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多重因素主導了這個急劇減量的過程。首先,卷煙消費水平的不斷升級推高了產品結構的持續提升,客觀上萎縮了四類煙的消費需求,加上卷煙無法回避的社交屬性,面子因素又進一步放大了四類煙的價值缺陷,這是對四類煙縮量的一個基本面的判斷。其次,考核指標的設置稀釋了工商企業培育四類煙的動力和積極性,目前行業層面對于銷量的考核主要集中為總量、重點品牌、低檔煙幾個關鍵指標,惟獨沒有對四類煙單設考核指標,四類煙的發展因此進入到了放任自流、自生自滅的狀態當中。在一個政策主導型的產業生態中,缺乏政策支持無疑是悲劇性的。
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于,在總量增長極為有限且增幅不斷放緩的現實當中,結構提升是主要甚至是唯一能夠支撐煙草產業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一方面,四類煙在結構提升的過程中被優先置換,哪怕在市場上還有四類煙的消費需求,但因人為控制的因素縮減了四類煙的貨源投放,直接導致了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四類煙被技術性地調整減量,為了達到“532”設定的入門級目標,同時在行業品牌排位中進位爭先,不少品牌在最近兩年紛紛選擇了“壓五升六”,本是5元檔的四類產品一躍成為了6元檔的三類產品,“四轉三”在一增一減之間加劇了四類煙的份額流失。在卷煙消費不斷升級的過程中,四類煙減量和萎縮是必然的,只不過現在來得過快和過于猛烈。
角色重塑、定位回歸與戰略校準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下行正在不斷加大,宏觀環境更加錯綜復雜,煙草產業置身其中并不能獨善其身。雖然主要的經濟運行指標從行業角度仍然表現出了穩中有升的向好趨勢,但包括“雙十五”在內的重點品牌們已經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壓力,苗頭性、趨勢性的增速不斷放緩、結構提升乏力、價格出現波動、庫存有所增加都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這樣一種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也迫切需要整個產業對四類煙的深度關注與重新認識,四類煙的問題不能被孤立和簡單化地加以辨識,對于四類煙的角色重塑、定位回歸與戰略校準,也將有助于我們從結構提升的焦慮進入到結構優化的理性當中。
事實上,隨著卷煙消費水平的升級,四類煙在市場地位與品類價值上已經具備了低檔煙的多數特征,這就決定了其必須承擔滿足基本消費需求的社會責任,在戰略設計上理應具備低檔煙等同的地位與考慮。同時,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以及整個產業結構提升過快、過熱的苗頭性趨勢面前,四類煙還具備并需要發揮好減壓、平衡、蓄水三大功能,即:適當緩解工商企業結構提升的過度壓力,平衡好結構提升與總量增長之間的關系,為煙草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量價支撐而“蓄水”。此外,對于四類煙的重視與關注,還需要解決好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一是狀態上“供不應求”,不能很好地市場需求;二是投入上“重視不夠”,缺乏必要的投入與管理;三是策略上“簡單粗放”,沒有因地制宜和因品施策。
給出的對策建議是,首先需要在行業上下形成一種共識和導向,加大整個產業鏈的重視與投入,擺脫四類煙過于邊緣化的角色與定位,加大對卷煙銷售總量的考核力度或是為四類煙單設考核指標都具備可行性。其次需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變化,從需求采集到訂單生產、貨源保證各個環節,把四類煙投放到真正有需求的市場需求與消費人群中區,四類煙的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在更加尊重消費需求、符合市場實際的基礎之上。最后需要對四類煙品牌的形象改良和價值升級,擺脫“低價=低廉”、“四類=低端”的消費認知,正如優衣庫、ZARA、H&M那樣的快時尚品牌,低價同樣可以形象鮮明、氣質出眾。當然,從工藝、配方、管理、營銷等各個方面多管齊下地降低四類煙的技術、生產、營銷成本,也是切實可行的,更是必要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