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當前,煙草企業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經濟形勢,從實際出發,繼續緊緊圍繞“卷煙上水平”基本方針和戰略任務,以培育品牌為重點,突出品牌特色,增強品牌實力,保持良好的市場狀態,切實提高中國煙草總體競爭力。在近一段時期的一系列品牌發展座談會上,卷煙工業企業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體現水平的新產品,展現了后來居上、異軍突起者的勇氣與潛力,更拓寬了突出品牌特色、增強品牌實力的品牌發展路徑。
煙草企業在品牌培育方面要有決心,要繼續堅持高端引領,牢牢把握產品特色,深入挖掘品牌文化,高度重視營銷創新,從而加快品牌發展步伐,不斷擴大品牌規模,持續提升品牌價值。特別是在營銷創新方面要開動腦筋,轉好彎子,更新觀念,把饑餓營銷與品牌培育相結合,把握節奏,循序漸進,力爭新品推出一個成功一個,有力保障品牌戰略的成功實施,促進煙草企業科學發展。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即越是得不到的越稀少的東西越是好的。饑餓營銷是指通過各種限量策略或限時策略,以充分引起消費者的關注和重視,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實現產品由廠商到消費者的快速轉移。
這里有一則寓言故事十分有趣:傳說,古代有一位君王,不但吃盡了人間一切山珍海味,而且從來都不知道什么叫做餓。因此,他變得越來越沒有胃口,每天都很郁悶。有一天,御廚提議說,有一種天下至為美味的食物,它的名字叫做“餓”,但無法輕易得到,非付出艱辛的努力不可。君王當即決定與他的御廚微服出宮,尋此美味,君臣二人跋山涉水找了一整天,于月黑風高之夜,饑寒交迫地來到一處荒郊野嶺。此刻,御廚不失時機地把事先藏在樹洞之中的一個饅頭呈上:“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找到了,這就是叫做‘餓’的那種食物。”已餓得死去活來的君王大喜過望,二話沒說,當即把這個又硬又冷的粗面饅頭狼吞虎咽下去,并且將其封之為世上第一美味。
西方經濟學的“效用理論”為饑餓營銷奠定了理論基礎。“效用理論”認為,效用不同于物品的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物品所固有的屬性,由其物理或化學性質決定;而效用則是消費者的滿足感,是一個心理概念,具有主觀性。在特定的時間、地點、環境,某種產品或服務滿足了消費者的特定需求,這種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就會被極度放大,成為消費者追逐的目標。就像那個在饑餓狀態中及時呈上的饅頭,它的效用在當時是平時任何山珍海味無法比擬的。人是貪婪的動物,欲望無窮,總想最大限度地去滿足自己。所以,物質需求和精神世界的雙重饑餓,使得人們無法停止自己有些病態的行為。可是,人類又是最具智慧的動物,總要積極進取,永不滿足。人類的心理特性為“饑餓營銷”的運用打下了堅實的心理基礎。
英文里有一句諺語叫“Less is More”,意思是“少就是多”。這些發行量少而有限的產品,往往引來更多的關注。煙草企業利用物以稀為貴的價值生成法則,限量生產或限量銷售,人為地制造短缺,可以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促進品牌的成長。“限量版”是典型的饑餓營銷:越是不容易得到的,就越能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法國皮具品牌蘭姿限量款的數量通常全球少于50只且都會有自己的專屬編號。瑞士勞力士推出的限量版紀念手表,新加坡檀香SPA會所推出的限量版翡翠卡等,都是饑餓營銷之限量法的成功案例。另外,限時饑餓營銷法通常能夠充分滿足買賣雙方的需求:賣方獲得可觀的利潤,買方得以彰顯身份和地位。
煙草企業要解放思想,實施營銷創新,嘗試“饑餓營銷”,把品牌培育工作做出特色,促進品牌發展。要積極順應市場經濟規律,有效識別銷售機會,講究市場投放藝術,把“饑餓營銷”的商業實踐呈現得淋漓盡致。不斷探究人的欲望,以求產品的功能性利益、品牌個性、組織和品牌形象與消費者達成心理共鳴,這是“饑餓營銷”運作的根本。同時,煙草企業要宣傳造勢,傳播饑餓信息,激發與引導欲望。要根據自身特點,創新傳播方式,讓消費者真正感覺到“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