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最近筆者去電影院觀看了由演員趙薇導演的處女座電影《致青春》,電影描繪了一則90年代人的青春故事,青春的年少輕狂,愛情的懵懂渴望,讓所有觀眾為之動容,僅上映11天,便輕松突破5.2億票房,趙薇也一躍成華語片第一女導演。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趙薇的“第一”?這絕不是偶然,而是品牌營銷的必然結果。筆者針對這一電影分析出了一些品牌營銷啟示。
啟示一:確定正確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指品牌預期在消費者心中的位置,城市、區域品牌需要定位,所有的組織品牌也需要做好定位。如果找不到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定位,品牌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尋找顧客的需求,找到市場的空隙,對目標顧客群進行分析研究,確定品牌服務的消費者群,做最有特長的產品,用智慧贏得社會的尊重和消費者的青睞,品牌才可以更好的進入市場。
打懷舊牌的愛情電影,總是能成功引發影迷的追捧,這從網絡短片《老男孩》的火爆程度就可略窺一二。而影片《致青春》則將這副“懷舊牌”打到了極致,對各個年齡層次的觀影人群都產生了特定的吸引力。曾有人對《致青春》做過這樣一個關于觀影原因的調查,在諸多80后、70后,甚至60后中發放的20張調查問卷中,幾乎5成的觀眾都給出了一致的答案:“為了追憶青春而走進影院。”對,就是青春,每個人對青春的定義都不一樣,有的人的青春是奮斗,有的人的青春是懵懂,有的人的青春是叛逆,但所有人的青春都離不開殘酷的現實。
《致青春》選取了一個人們永恒追求追憶的詞匯,作為電影的品牌定位,無疑是正確的。
啟示二:整合,整合,再整合,構建品牌效應
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功能逐步縮小時,產品本身的差異已經不明顯,這時候產品個顧客帶來的更多的是使用產品的感受。在這個時候需要產品給顧客帶來更多的精神層面的訴求。而具有美譽度和忠誠度的產品往往能夠節約顧客的決策時間,并且能夠在產品質量上有保障。
那么對于電影而言,受人追捧的小說劇本,知名導演編劇,當紅演員加盟,歌后獻唱,無疑是對電影品質的一大保障,給消費者帶來的是一種安全感與滿足感。當這樣的品牌構建后,那么它向消費者宣告的是“這個產品是具有品質保證的”,從而讓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減少決策失誤,減少決策時間,獲得理想收獲。
《致青春》的高票房源于影片明星導演與當紅演員的整合、賣座電影與歌后獻唱的整合、編劇制片的強強整合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從趙薇、關錦鵬、李檣鐵三角籌拍開始,“趙薇導演處女作”就引人注目和期待。此后趙薇選角,女主角用新人又撲朔迷離。電影上映前的宣傳沖擊階段,“小燕子”縱橫娛樂圈的好人緣再度徹底爆發,前有華語樂壇天后級人物王菲獻唱主題曲。該片的營銷推廣,充分利用了明星效應,步步為營,滲透進觀眾的心里。在影院和觀眾中有極高的認知度。不得不說,趙薇這樣的人脈資源,是其他新導演無法比擬的,甚至是很難復制的。
啟示三:狂轟亂炸式的廣告策略
一個成功的電影,必然離不開廣告的宣傳,《致青春》也不例外。首先是電影初期的預熱,一向低調的趙薇,在電影的預熱階段一直以更新微博的方式博眼球,加關注。隨后王菲亮嗓后,當天微博轉發就高達13000多次,評論近6000條,《致青春》迅速預熱。隨著電影播出,各大電視臺節目的訪談更是絡繹不絕,占據各大報紙電視網絡的頭版頭條。這樣狂轟亂炸式的廣告策略也成了電影成功的助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