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近日筆者路過一家出售香煙的小鋪,看到窗戶上掛著一張印有“本店所售香煙一律不超過1000元/條”的A4紙,雖然日久破舊但依然醒目。國家煙草局關于卷煙價格的限定由來已久,特別是在近兩年“天價煙”伴隨一些社會事件屢次見諸報端之后,更是受到嚴格限制。自此,雖然各煙草工業企業出品的高端產品依舊需求火熱,但價格都被限定在規定和理性范圍以內。如今再看到這樣的警示標語,讓人不禁聯系起的是“十八大”以后黨和國家頒布執行的一系列政策,及其對于各產業經濟的影響,唏噓白酒行業告別高增長時代的同時,感慨政策之下煙草步伐的穩健。
中國社會早就有煙酒不分家的說法,這多是基于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某一段歷史時期,煙酒統歸于一個政府部門管理;或者微觀到消費層面,煙不離嘴酒不離手的畫面相信對于至少80后以前的人都不陌生。然而,煙和酒的聯系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歷了必然的在一起,也走到了必然的分離。專賣和市場就是其最本質、最深層的區別所在,這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造就了很多不同的行業特點,比如對于政策的執行力度,比如對于市場的敏感程度。筆者就以政策天氣預報下煙酒市場的不同表現來進行“觀照”。
酒逐利,正確的方向走錯了路
自十八大中央頒布“八項規定”以來,我國社會上的奢靡之風得以削減,相關的產業鏈條也受到深層次地影響。白酒在媒體上被推上浪尖,而在其自身的發展軌跡上跌入谷底。在此前,某些品牌幾乎可以和國際奢侈品品牌并駕齊驅,零售價格和股價一路上揚,可謂風光無限。但一時間,反壟斷、公務消費減免等一系列措施的出臺又讓它們“硬著陸”。
在如今的市場經濟下,白酒是一個完全競爭的行業,逐利是正常的企業經營目標。不過近年來,一些白酒企業面對過熱的市場又過分追求高額利潤,至使一些不正當的經營手段出現,諸如限定經銷商銷售價格等違反市場規定的操作,令白酒零售價格虛高。同時,過慣了寬松日子的白酒企業,并沒有朝著集約型、科技型、創新型方向發展,逐漸脫離市場供需實際,不具備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于是,隨著“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出臺,白酒行業迎來的不僅是高端白酒的主力消費離場,還有市場對于白酒高價的質疑快速轉化成“做空”壓力,一系列因素之間的化學反應讓快速升高的白酒價格以更快的速度下跌。
白酒企業在逐利的正確方向上走了錯誤的道路,在利益和法規的天平上越過了紅線,不利社會不利自己。這個話題不宜擴大去談,因為市場上太多的商品和企業做了類似的事,背后的原因究其根源也大同小異。倒是仍對“煙酒不分家”這句老話念念不忘的人,會有點擔憂、有點慶幸、有點感悟。煙草在同樣的天平上沒有越線,單在這一點上說,給自己留下了有利的發展空間。
煙不亂,在政策的方向上尋找市場機會
市場的好處是釋放經濟活力,讓市場中最活躍的因子——企業更自由的發展,在競爭中優化經營;經濟政策則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彌補市場本身的弊端,建設有利于全體的市場秩序,前者是為了更有效,后者是為了更健康。作為市場當中的企業,兼顧兩者則可以健康有效,而如果只是一味牟利,則必然受到外在和內在的懲罰。白酒企業如此,很多企業也是如此。
專賣經營模式同樣是有利有弊,它出于國家利益的需要代替市場制定行業運行準則。有人認為專賣模式不利于發展,但經過行業從上到下幾十年的探索與實踐,中國煙草走出了一條在專賣制度中推動市場化發展,在市場化經營的道路上以政策為準繩的特色發展道路。在保證國家利益的同時,煙草工業、商業成功實現了市場化競爭,以市場促進發展、以發展帶動創新。
各煙草工業企業推出的高檔煙就是發展的印記之一。以它們為代表,各煙草企業將品牌理念、最優工藝、特色傳承匯集于一身,既有力展示了品牌特色,又豐富了市場卷煙產品結構。“紅河?道”、“黃鶴樓?1916”、“南京?九五至尊”、“天子”等等高端卷煙品牌,在市場上受到的追捧程度絲毫不亞于高端白酒。在一段時間,大量的需求一度塑造了它們“天價”形象,零售終端也出現加價勢頭。專賣下的煙草有了市場活力令人鼓舞,違規加價的冒險行為也應讓我們加倍小心,白酒行業一念間告別了高增長10年的例子就在眼前。
高檔卷煙的價格在嚴格控制下走得四平八穩,雖然不能稱之為一種“饑餓營銷”,但的確令其保持了長期的熱度。政策給煙草指出了這條在效率與健康中間恰當的道路,煙草企業則沿著它把發掘到的市場機會轉變為強大的細分市場,避免了因市場需求劇烈變化而導致的“被降價”。因此,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煙草行業應多看看政策的天氣預報。
2013年以來,李克強總理關于“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經濟政策逐漸在我國經濟發展當中產生作用,一些具體的措施也逐步落地。作為一個仍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但又獨具優勢的行業,中國煙草的發展也必然隨著經濟大環境的變化而調整,政策仍將是最好的指路標。例如,上海自貿區被許多人譽為改革開放以后我國在經濟領域的又一重要舉措,屆時,更多的國際先進企業將入駐中國,對我國經濟產生更深層次的影響,它們當中也許就有煙草大亨,挑戰亦是機遇。與他們相比,我國很多煙草企業同樣已經具備了“走出去”的硬實力,但在企業管理、市場營銷、自主創新、配套設備等方面,仍需要進一步提升才能夠滿足國際競爭的需要。為此,我們的煙草企業仍需要堅定改革的決心和勇氣,積極調整企業結構、產品結構、營銷思路,優化資源配置,通過集約化經營帶動內生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