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引:特倫斯?E?迪爾與艾倫?A?肯尼迪在《新企業文化——重獲工作場所的活力》中說道:企業的靈魂,是那些承載企業精神和價值理念的“公司記憶”。
把“公司記憶”上升到如此的高度,顯示了企業自身發展歷史在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文化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有源、有根,可源自何處?根植哪里?特倫斯?E?迪爾與艾倫?A?肯尼迪認為源于企業自身的發展歷史,正是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基因,形成了企業靈魂,因此,便有了承載企業精神和價值理念的“公司記憶”,即企業的“文化記憶”。正是企業的“文化記憶”,讓企業的靈魂有了外在的表現形式。而企業的靈魂,才是一個企業長久持續發展的精神所在與使命承載,專注于企業靈魂塑造,也可避免企業過于執著短期利益而忽視那些能推動企業長久持續發展的因素。
一、文化記憶與企業的夢想
“文化記憶”是以文化的角度,來看待企業的歷史發展。任何一個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留下自身的歷史印跡。對于經歷市場搏擊而生存發展的企業而言,正是這些歷史印跡,見證了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成長經歷。但文化記憶,不是對企業發展歷史的簡單重復,而是站在文化的角度來記錄企業的發展軌跡,更多的是以關鍵決策、英雄人物等形式出現,而這些的背后所隱藏的正是企業的優秀文化基因。因此,透過這些文化記憶,便可以清晰地看到推動企業發展的優秀文化基因。
文化記憶,成長于企業的發展歷程中,同時也能在企業的角落里、細節處,找到他們的痕跡。這樣的痕跡,說明了企業的文化記憶,從來就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而是一個在歷史中誕生,在發展中延續,在未來中豐富的企業夢想。正是有了這種傳承、延續,企業的文化記憶才足夠配得上企業的靈魂。日積月累,厚積薄發,沒有成長的經歷,就沒有豐收的喜悅。企業應該是一個追逐某種夢想的組織,這樣的組織,才具有十足的活力與發展的韌性。而支撐企業夢想的,正是企業的文化記憶。
企業夢想的動力何在?在于創始人的追求,在于企業組織每一個人的努力,換變成的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使命,正是這種使命,讓企業在日常的運轉經營中,有了目標與方向;讓企業把生存與發展轉變成了一種實現使命的高尚。于是,我們看到了企業大多有了明確的企業使命、企業愿景,這種站在文化角度的描繪,讓企業的夢想具有了想象的張力,也貼近了現實的需要,開始了一種夢想照進現實的追求。
在這夢想照進現實的追求中,又是誰執掌筆墨寫下企業的文化記憶?——是每一個凝聚在企業的使命、愿景下,并為之努力付諸行動的員工,聚合成群,便是一個追逐夢想的強大團隊。因此,每一個為企業的使命、愿景奮斗、努力過的員工,都應該是這個組織文化記憶的“執掌筆墨者”,所不同的是,有人是重筆,有人是輕描,輕重不同而已。但抑或是企業的創始人,或是企業的管理團隊,或是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他們都會是企業追逐夢想的一份子。企業的文化記憶,應該都要有他們的身影。
因此,珍視承載企業文化記憶的每一個個體,反映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便是企業人性化管理的內涵要求,即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把企業的每一名員工視為企業的財富,從人類資源管理的角度,是“企無人則止”等論斷,所不同的是,我們探討的是從文化記憶的角度。
二、完整的文化記憶與員工的忠誠度
讀史明智,企業的歷史印跡提煉形成的文化記憶,對于企業自身未來發展是一筆財富。因此,保留、傳承好企業的歷史印跡,就顯得至關重要,但對歷史印跡的記錄,不是“流水賬”式的描述,而應該帶著一種審視的態度,客觀、深刻地對企業的歷史發展進程進行文化哲學上的反思,以此積淀企業經營管理的哲學底蘊。只有經歷企業自身發展歷史檢驗,在企業實踐的這片土壤上生根發芽的文化反思,才具有足夠的助推力。
而這種文化視覺的反思,有賴于記錄企業文化記憶的“執筆掌墨者”。具體而言,一方面,是“執筆掌墨者”的利益立場。“執筆掌墨者”是站在企業持續發展的立場,抑或只是追求個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立場的不同,直接影響企業文化記憶的方向與內容。正所謂立場決定眼界,立場決定取舍,當文化記憶本身就不是“流水賬”式的刻錄,文化記憶的結果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利益的選擇,而選擇的方向與重點,便在于“執筆掌墨者”的立場與站位。另一方面,是“執筆掌墨者”的群體組成。“執筆掌墨者”的結構如何,關系到一個現實的問題,即究竟誰在記錄企業文化記憶中,說了算數。而這兩方面,事實上都與一個關鍵詞密切相關——忠誠度,具體而言包括“執筆掌墨者”是否忠誠于企業?是否忠誠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忠誠于企業,會讓“執筆掌墨者”客觀地去審視企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忠誠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會讓“執筆掌墨者”從企業可持續發展出發,去看待企業的歷史進程,而不僅僅執著于眼前的利益。
同時,文化視覺上的反思,必須確保企業文化記憶的完整性,要盡量去避免企業文化記憶的破碎與撕裂。破碎與撕裂的文化記憶,帶來的是文化記憶的斷層,由于不連續性,也便缺乏深度反思的張力與空間,這樣的文化記憶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助推力不足。一個致力于百年老店的企業,應該擁有完整性的文化記憶,而同樣,文化記憶的完整與否,也離不“執筆掌墨者”,試想當“執筆掌墨者”不忠誠于開記錄的主體是忠誠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忠誠于企業的“執筆掌墨者”所書寫。
因此,重視企業文化記憶,要從培育忠誠于企業可持續發展、忠誠于企業的員工做起,一是企業要給員工忠誠于企業的情感元素。從員工個體而言,總是需要在某一組織中找到情感的歸屬感。企業要與員工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從員工所工作的群體與氛圍中,得到歸屬感的滿足,讓員工從情感需求出發,忠誠于企業,確保員工將企業視為心理的家園。二是要有相對穩定的勞動關系維系。企業內部要保證一定的人員流動,以推動員工隊伍的“新陳代謝”,確保企業人員結構的優化。但同時,企業要確保員工的流動性在一定的合理區間,給員工足夠的安全感,避免過度的人員流動造成企業人員的不穩定,進而影響員工的心理士氣。三是要正確對待老員工與新聘員工之間的關系,作為企業發展歷程的推動者和見證人,企業的老員工已為企業當前所取得的成績做出相應的貢獻,對老員工所做出的歷史貢獻,企業一方面應給予足夠的尊重,并在職業晉升、薪酬激勵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但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尊重現實,著眼未來,從員工對企業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貢獻價值大小,一視同仁地來衡量新老的工作貢獻,做到既不忽視老員工的歷史貢獻,又不影響新員工心理的激勵,妥善處理好新老員工之間的關系。
三、文化記憶的現在與未來
文化記憶之于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如上所述,已毋庸置疑。因此,企業要高度重視企業文化記憶,以此豐富企文化宣貫素材,把寫就一部激勵老員工繼續奮發有為、勉勵后來者傳承傳統的文化激勵史,以此對員工進行深刻的文化教育,以避免企業對員工文化宣貫因依賴文化理念的宣貫所帶來的枯燥以及因依賴文化故事所帶來的信服感減弱,用完整的企業文化記憶,進行完整、系統的教育,以此勉勵企業員工為企業長期執著的夢想而奮斗。這便是企業文化記憶的現在與未來,“現在”在傳承歷史的過程中,寫就一部激人奮進的企業文化記憶史,連接好企業的過去與現在,但同時又面向未來;“未來”即以當前之記憶,勉勵現有員工及后來者,持之以恒,奮斗不息,用他們的堅持,延續企業的良好文化記憶,豐富企業完整的文化記憶,使企業之事業生生不息。
對于行業而言,企業的文化記憶源遠流長,遠自煙草厚重的種植歷史,近自企業自身的發展經歷。對于商業企業而言,更多的是源自1982年行業實行煙草專賣體制后,組建成立至今的企業歷史進程。行業文化記憶的現在,是行業繼往開來,在堅持專賣專營經營體制下,以維護國家利益、消費者利益的行業宗旨,深入人心,生根落地,寫就了一部書寫責任的文化記憶篇章:盡責履行對煙農、卷煙零售戶、消費者的責任,工業反哺農業,加強煙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水源性工程建設、土地整理工作,扶弱助困,陽光助學,大力積極支持三農與當地社會發展,等等。未來,我們在這美好“記憶”中,必將盡責履職,繼續用責任書寫行業發展的文化記憶篇章,讓行業未來的文化記憶,更加美好,讓行業未來的發展更顯活力,更富效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