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煙葉的帶動下,四川大涼山深處的一個個山村,走出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生活。四川中煙“寬窄花園”煙葉原料基地,為大涼山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
“我家種了49畝烤煙,去年收入近30萬元。”一碗水村村民高慶華滿臉堆笑著說。他家靠種煙葉致富,去年新修了三層樓房,還買了小汽車,日子過得很紅火。
一碗水村所在的四川涼山州會東縣,地處川滇結合部,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有著高山小梯田、山地原生態的獨特地貌,是優質煙葉適宜種植地區。
如今,煙葉種植產業幫助全縣3000多貧困戶成為了像高慶華這樣的“職業煙農”,種植煙葉面積戶均超過10畝,年收入5萬多元。
在一片煙葉的帶動下,四川大涼山深處的一個個山村,走出了貧困,過上了幸福生活。四川中煙“寬窄花園”煙葉原料基地,為大涼山創新產業扶貧模式,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貢獻了力量。
圖片說明:四川中煙“寬窄花園”幫助農民脫貧致富
“金沙江畔一枝花”產業升級
會東煙葉,有著“金沙江畔一枝花”美譽,是煙草行業唯一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農產品。
圖片說明:遠眺一碗水村
四川中煙在這里實施“寬窄花園”產業扶貧工程,首先是派種植專家教村民種煙葉,以保證煙草質量穩定。
四川中煙技術中心段旺軍博士,被村民稱為“草帽博士”。“涼山的太陽烈,曬得我的臉和脖子脫了幾層皮,老鄉送了我一頂草帽,就經常喊我‘草帽博士’。”段旺軍對這一稱呼感到親切,他說,能夠用自己的所學為貧困山區百姓做事,感到很有意義。
“草帽博士”每天要在山路顛簸1個多小時,趕往40公里外的試驗田。他在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攻關,完成多項技術質量標準制定,并手把手指導農戶開展標準化生產。
3年多來,四川中煙除了安排技術人員駐扎“寬窄花園”,進行煙葉標準化培育指導外,還聯合四川省煙草專賣局、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專項科研項目。
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鵬介紹,針對“寬窄花園”的綠色生態種植要求,已成功開發了三個獨特技術:一是減肥增香,以化學肥料的施用量,提升煙株抗病性和煙葉的品質,并降低成本;二是綠色防控,通過在煙田周邊搭配種植向日葵、萬壽菊等顯花植物,建立了景觀布局生態防控技術,美化環境的同時,達到化學農藥零使用的生物防治效果;三是煙花提取物,“變廢為寶”使得香氣韻調更豐富,“源于自然、香自天成”。
“四川中煙來我們這里搞基地,一開始我們還不太相信。他們派專家來村里做試驗和新技術推廣,讓我們提高了煙葉質量,增加了收入,我們感恩啊!”一位煙農說。
據會東縣煙草分公司新馬煙點點長朱勇介紹,2017年至今,“寬窄花園”煙葉綠色生產新模式累積推廣示范面積約4000畝,“金沙江畔一枝花”實現上規模與質量穩定的產業升級。
圖片說明:新鮮煙葉“進”烤房
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一人”
村民高慶華新樓房的露臺,讓翠綠山景盡收眼底。三層樓房的第一層是烘烤煙葉的烤房,新鮮煙葉采收后,在這里編桿掛烤5-10天,再由煙站購走。
如今,通過煙葉種植,一碗水村19戶54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19年,一碗水村被評為省級“四好村”,州級“文明村”。四川中煙“寬窄花園”產業扶貧種出了“幸福花”。
一碗水村靠煙葉種植脫貧致富,是會東縣、涼山州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
“一畝地能產300多斤干煙(初烤煙),每畝地一年的產值達到五六千元。”會東縣煙草分公司生產科副科長彭文勇說,這相對于玉米一年一畝僅1000元左右的產值,種煙收入是很可觀的。貧困群眾1人種煙1畝,就能保證穩定脫貧。
圖片說明:煙葉植株
四川中煙和當地煙草商業公司緊密協作,積極推進“寬窄花園”基地建設,涼山州煙草公司和會東縣煙草分公司努力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生產技術服務、綠色生產體系構建”三篇文章,讓農民實現種煙脫貧致富夢。
彭文勇介紹說,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行業投資8300余萬元建設的新馬灌區水源工程使15000余畝煙田受益;在生產技術服務方面,站點技術員在煙葉生產移栽、田間管理、采烤等關鍵環節走村入戶做好對煙農的技術指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在綠色生產體系構建方面,建立綠色防控體系,實施廢舊地膜、農藥包裝物回收處理,開展新型能源煙葉烘烤及土壤保育綜合治理,確保煙葉產業長遠穩定可持續發展。
“給錢給物不如給產業。”會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脫貧攻堅指揮部辦公室主任王國新介紹到,他2016年聯系幫扶兩戶人家,一戶全家7口人種了17畝煙葉,年收入達8萬多元,另一戶4口人種了14畝,年收入5-6萬元。
王國新說,煙葉種植對會東縣的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2016年以來,會東縣6000多戶貧困戶中,有3000多戶種植煙葉面積戶均在10畝以上,年收入達到5-6萬元,脫貧致富效果明顯。
近十年來,四川中煙在涼山累計投入科技項目資金1億元以上,建立4個煙葉基地單元,采購煙葉500萬擔以上,采購資金120億以上,支持涼山擴大煙葉生產規模、提高煙葉質量水平,促進當地烤煙生產,實現助農增收等工作。
2016年底,會東縣通過省級脫貧攻堅驗收。全縣煙農每年收入11億元左右,還為財政貢獻稅收收入近3億元。
涼山作為全國重要優質煙葉種植基地,目前有10多個縣市種植煙葉,群眾每年煙葉種植收入達30多億元。
王國新對今年全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充滿信心。他說,攻堅收官已經到了清掃“戰場”時候了,正在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挨家挨戶核實“兩不愁三保障”,依靠煙葉產業扶貧補短板,把資金、技術扶持工作做實,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讓黨放心,讓群眾滿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