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魯網煙臺報道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反吸煙運動的盛行和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宣稱無害甚至能夠幫助煙民戒煙的電子煙應運而生并頗受歡迎。據估計,目前美歐地區大約有100余萬煙民經常消費電子煙制品,其正通過各種渠道逐漸進入我國。然而,煙臺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電子煙的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的科學論證,且監管尚屬空白,其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
截至目前,國內外均沒有系統的電子煙安全性評估資料
何為電子煙?電子煙外形與普通卷煙相似,是一種能夠把尼古丁溶液汽化成霧氣的裝置,通過模擬抽真煙,給吸煙者帶來刺激感。為了讓電子煙產生蒸汽,煙彈里通常裝有丙二醇與尼古丁的混合液體。
一直以來,商家往往打著“戒煙神器”、“清肺”等旗號推介其產品,殊不知,電子煙的安全性并未得到充分的科學論證。目前,還不能確定電子煙會給使用者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部分電子煙有害物質含量超高,危害可能不亞于普通卷煙
危害一:致肺部收縮發炎。希臘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30名身體健康的吸煙者吸食電子煙5分鐘后,他們的肺部出現了收縮跡象和發炎癥狀。
危害二:可能致癌。根據法國國家消費研究所數據顯示,部分電子卷煙產品中尼古丁含量甚高,而一些電子卷煙所包含的致癌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并不低于普通卷煙。因此,電子卷煙也會對身體造成危害,和普通卷煙一樣可能引發癌癥。
危害三:呼吸道刺激征。電子煙制造商為把煙彈中的液態尼古丁蒸發出來,使其產生吞云吐霧的效果,在其中添加了大量丙二醇,作增濕劑。丙二醇最多可占到煙彈內液體含量的90%。該物質易刺激呼吸道,進而引發一些急性癥狀,對健康的危害可能比傳統煙還要高。
此外,由于電子卷煙裝置加溫速度過快,在此過程中還會產生一種叫丙烯醛的劇毒性分子。吸入丙烯醛可能損害呼吸道,出現咽喉炎、支氣管炎等病癥;
監管尚屬空白,疾控專家建議謹慎使用
我國是電子煙的發明和主要生產地,但目前對此尚無監管。其既不屬于藥品,也非保健品、醫療器械,更不是煙草,因而多數電子煙處于監管的盲區之中。
煙臺市疾控專家從健康角度出發,向廣大市民做出以下倡議:
一、勿將電子煙作為戒煙手段。電子煙內部裝有一種被稱作煙霧劑的溶液,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添味劑。世衛組織稱,這些物質在霧化過程中同樣會產生有害成分。
二、向未成年人做好電子煙的危害宣傳。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對于青少年來說,電子煙被視為傳統卷煙的替代品,不僅不能幫助其戒煙,還容易導致尼古丁上癮,甚至可能反而誘使青少年吸煙。
同時,疾控專家建議相關政府部門未雨綢繆,盡早采取措施,全面禁止電子煙的廣告、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煙,將影響健康的危害因素扼殺在搖籃之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