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晚,央視為我們奉獻了一臺精美絕倫的舞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帶來了讓人震撼的視覺盛宴,一下子便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喜愛,“青綠腰”一詞也瞬間成為了網絡熱詞,在眾多春晚節目中首先破圈。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早在2021年8月,由周莉亞、韓真擔任總編導的這部舞臺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便進行了首演,也已在全國16城巡演五十余場,贏得了人們廣泛的關注和喜愛。
不僅如此,詩劇在多個平臺成為粉絲收割機。
2021年10月,《只此青綠》選段“入畫”登陸《國家寶藏·展演季》首期,獲244萬點擊播放;
2021年12月,《只此青綠》選段“青綠”登上2021“最美的夜”B站跨年晚會,與1.8億觀眾實時在線共鑒東方美學。
究其出圈原因,那是詩劇用心挖寶,潛心創作,演員盡心表演的結果。
首先,如此唯美的詩劇對話的是北宋天才畫家王希孟,這是天才少年在他18歲時創作的絕世之作《千里江山圖》,他的才情和創作技藝,即便是當今畫家也難與之匹敵。而其花費大半年創作這副巔峰之作后不到半年便因病故去,讓這副巨作成為絕筆,這更增添了畫作的分量和珍貴。
其次,“青綠”是一種意象,“舞繪”的是青綠山水畫《千里江山圖》,其中的礦物質顏料(石青、石綠)歷經千年而未衰,即使在幽暗的環境中依然泛著寶石的光芒,主創團隊正是從這一細節處提煉出“青綠”的意象。青綠是劇中唯一一個抽象的、寫意的角色。它是《千里江山圖》的魂,也是全劇的美學提純,無生命,但有溫度。
最后,“青綠腰”的煉成是一種修煉的過程,需要不斷付出和提高。這個經典動作需要很強的腰腹力量,《只此青綠》的舞蹈演員們私下經常進行體能訓練。日積月累的訓練,才造就我們看到的絕美“青綠腰”。
破圈的事物往往都會有各自不同于一般之處,除了天時地利之外,人和中的人才是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沒有演員盡心盡力的表演,那封存千年的《千里江山圖》也可能難與世人皆知,更談不上“青綠腰”為何物。
縱觀煙草發展,同樣也是如此道理。在國際國內煙草大環境下,如何行業品牌實現破圈,這是個值得借鑒的問題。
筆者愚以為,煙草發展破圈在“人”,在于創新和提高技藝,只有不斷追求創新和創意,不斷提高制作技藝和增加附加值,才能贏得可期的未來。
因此,筆者斗膽建議如下幾點,如有不妥敬請諒解。
建議一:在“煙”上做文章。
當今的煙草大環境下,可以加大研發力度降低二手煙危害,既可以盡量減少對吸煙者身體的傷害,也可以減少被動吸煙者的抗拒。
建議二:在“享”上做文章。
煙草說到底還是一種用于“享受”的東西,只有真切享用了才能真實感受到煙草的價值。
煙草享用可以從體驗店開始,營造出積極良好的氛圍,把煙草文化通過創意展示出來,以視覺傳達為主要手段,輔以觸覺和味覺感官刺激,達到讓人震撼的目的。煙草文化也是一份自信,煙標歷史可以勾起無數具有年代感的人懷念那段過去的時光,也可讓沒有歷史感的消費者也能從中感悟到時光的匆匆。
建議三:在“造”上做文章。
制作卷煙過程大可讓世人了解,讓更多的人體會卷煙制造業的最新技術和質量保證,當然也必須在法律的框架內不能出圈。
時刻以消費需求為方向,才能不斷贏得未來,以不斷追求創新去適應不斷變化多端的市場。
受眾能夠從“青綠”中感悟生活,從“青綠腰”中體味了藝術的魅力,那么,也能夠從“煙草”的匠心中體會到制造的魅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