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開店做生意,我們接觸的多是消費者,而面對供貨商,我們則是消費一方。作為店主,我們一直努力做到誠信,但有時我們會遇到失信的供貨商。既然失信,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肯定會有損失,為了維護我們的利益,我們應該防患于未然。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案例,希望借此為大家提供一個思考的平臺,為經營把關。
零售戶榮紅娟:手續一個都不能少
小江是一位認識多年的零售戶同行,同時,他還兼職長城葡萄酒一個系列酒品的業務員。因為比較熟悉,他將其推廣的葡萄酒在我的店里設了一個鋪貨陳列點,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代銷”,并且承諾,到時現金結賬還在開單價上返還十五個點作為陳列獎勵。只是當時小江沒帶合同,他說下次來再簽合同,只留下活動細節的宣傳單頁,上面也記錄了現金結賬返點的活動詳情。
朋友情面,我也沒明顯損失,自然接受了這種銷售方式。只是,本該簽訂的合同在小江的忙碌下一直沒有簽成,多次問及,他承諾不會少了該有的。我又想,不過千把塊的貨款,而且又沒有實際支付,別人不擔心我干嘛總是糾結。而且,憑著多年的交情,即使有什么變故,作為朋友的小江應該不會置之不顧吧。所以,我也無所謂那一紙合同,而且還不知這葡萄酒銷路會如何呢。
雖然對其銷售不抱多大的希望,但因為長城品牌的影響力,它還是得到了顧客的青睞,一度走俏,補貨好幾次。但好景不長,大半年后就該葡萄酒的走勢就回落了。其間小江離職,專心經營起自己的煙酒店。再次說及合同,擔憂結賬時返點不返徒勞無功。但小江表示該酒品市場行情不好,說不定就這樣放著不來結賬。無奈他已離職,合同是無法后補,只好晾著,也任由自己的僥幸心里:經銷商不結賬。但兩年后的某一天,一位自稱是該葡萄酒現任經銷商來到我店,說此系列葡萄酒已經撤出安慶市場,如果我當即現金進購另一系列等值葡萄酒,先前的酒品貨款就不再收取,相當于一份子錢買了兩份子貨。
老實說我不看好這種環環相扣的套,曾經某個代銷酒品就以這種方式結的賬,而后來要的酒非常滯銷,所以我提出結賬,同時也說出之前的諾言,結賬時在開單價上返還十五個點給我。可是,來人說領導沒有批示。但我堅持,并說有合同為證,但不同意拿出合同,只找出那張宣傳單頁表明確有實情。見此情形來人就說回去跟領導反饋一下再做決定,如此又過了個把月,現任經銷商才來我店按照當初約定的返點結賬方式結了賬。
其實大家不難看出,整個事件漏洞百出。第一,我不該看朋友情面,無所謂正規手續。第二,后來的經銷商沒有堅持看合同也是他自己的一個漏點。如果經銷商堅持以合同為基準來實施行為,那十五個點是不可能給得了的。可以說,這件事是我給了供貨商失信的機會,但無疑我是幸運的。我想大家在經營中也有可能遇到朋友式推薦,但是,無論情面多深,我們都應該把丑話說在前面,該有的手續一個都不能少,畢竟事到臨頭時證據才是有力的說詞。
所以我認為,想要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就要嚴格地與經銷商按章程辦事,并保存好所有的手續清單,以保證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時能夠有效地維護自己。當然,若當真遇上不講理的經銷商,我們要么與之對簿公堂,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要么從此不再與他有業務來往。
零售戶王丹:微笑拒絕失信供貨商
開店這么多年,形形色色的供貨商接觸不少,感觸頗深:這些供貨商里,有誠實守信的,也有狡猾奸詐的,零售業看似一個微不足道的行業,然而欺騙現象并不少見。作為零售戶的我們,說起遇到供貨商失信時,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呢?
我的做法是:冷處理,堅決抵制,你不仁我就不義,不留情面。這里的不留情面不是說和供貨商爭吵,而是笑著拒絕接受他家經銷的所有商品。
舉個例子:某品牌的飲料和我談好了用一組貨架做陳列,每個月給我一些固定的費用,先陳列,月末給付。開始的時候,都能如期給付。幾個月之后,開始拖欠,到后來欠我陳列費用已達半年之久。每次問業務員,他都會說等等,廠家那邊費用沒下來呢。幾次之后,我知道他這是拖延,是失信的一種表現,便不再相信他。不再進貨,把原有的陳列面撤掉,原有的飲料快速賣掉之后,用同類的不同廠家的產品替代。當業務員看到我這種做法之后,慌了神,幾次找我談,讓我再給廠家一次機會。我都是笑著拒絕,告訴他以前的費用沒補給我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免談。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樣一件事:一個產品賣的好壞,不只在于它本身的質量,廣告力度,還在于終端銷售人員的推介。一個再好的品牌,當最底端的銷售人員不去銷售,它也是沒有市場的。顧客就是我們的上帝,而我們這些銷售者其實就是廠家的上帝,想讓一個品牌賣不起來,對我們來說,輕而易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
我的無聲抗爭最終起了效果,廠家的業務員見我真的說到做到,一瓶他家的產品都不賣,而是大力銷售他的競品,最終妥協了。找區域經理,找老板,想方設法的快速解決問題,不但把原來欠我的所有費用補齊,還額外送我了一些贈品,算是歉意。
當然,我也見好就收。這件事處理完畢之后,雖然他們的信譽度在我心里降低了,但該合作還得合作,畢竟現在是合作的社會,合作對誰都有好處,而且自己也不希望自己店里缺品。但再次合作時,我多了一個談判的籌碼:這次合作,他們給我的費用要比原來多,而且必須是先付給我支付陳列費用,主動權掌握到了我自己的手里。
對于失信的廠家,我們不用怕,不用生氣,更無需爭吵,只要動用自己的智慧,找到廠家的弱點,予以還擊,最終,贏家會是我們自己。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