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賣調料的老板將一大袋白砂糖分裝到無數個小包裝里,方便顧客購買,這是“化整為零”。
賣糧油的老板將小米、紅豆、綠豆、薏米、百合、山藥豆、核桃仁、花生米混在一起包裝,這是“化零為整”。
這兩種形式都是零售戶適應顧客需要,變通銷售方法的機智之舉,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在經營中不妨一試。
化整為零:讓買不起的買得起!
食品批發中心的貨物大多數是原包裝轉售,包括米、面、食油、醬料、罐頭、茶葉、干雜貨、飲料、紙巾、清潔用品等,絕大部分為大包裝,分量通常是常規超市的四至五倍,甚至更多。比如大米和面粉通常都是50磅以上裝,大到100磅;大桶醬油10加侖以上裝,醬料和罐頭一罐五加侖,麻油一罐至少一加侖;飲料一箱24罐;春卷一箱200至400條;大、中、小各種雞蛋,每箱全是180個;各種紙巾,不少一箱就1萬張。
但這難不倒精打細算的民眾。團購現象應運而生,不少家庭三、兩家一起合買,既節省開支,又能常換常新,不會因同樣東西吃到煩。而逢年過節,許多家庭更喜歡到批發中心采購,從肉類、蔬菜、調料到冷凍食品,都很搶手。
可是,只滿足于這樣的結果是不可以的。應該意識到,這種現象是顧客被“逼”出來的無奈之舉。面對愈來愈多小家庭和散戶,批發中心及時將一些熱門商品化整為零,改小包裝出售。比如大包裝冷凍雞翅通常每箱在30至60磅,批發中心分成五磅裝;原來大包裝的冷凍蝦,最小的也有四磅裝。為吸引客人,批發中心甚至提供與超市包裝一樣的水餃、鍋貼等半成品快餐,也有批發中心將一些大包裝的麻油、調味料、豆腐分封銷售,讓散客“去了又回來”。
化整為零的銷售在許多商品領域皆能涉及。放眼市場,將一大袋白糖拆開用小包裝銷售,將一個哈密瓜切成一塊塊來賣……“零”售的智慧看上去是將生意做“小”了,實際上卻是眼光長遠的妙招,以小博大反而能達到最佳效果。
就拿我的生意做例,今年春節暢銷品是一些較高檔的禮盒,迎合了部分追求追求高端消費的顧客,而賣得不好一些禮盒則因為檔次太低,禮盒太小,不起眼而慘遭冷落。怎么辦?我把剩下的幾盒達利園禮盒系列:瑞士卷、蛋黃派,軟面包拆了,化整為零。與達利園散貨系列放在一起,重新整理,散稱賣。幾袋旺旺團圓包也拆零,放在柜臺最顯眼的位置,用來零賣。其實這套規定動作年年如此,通過變通,我從來不擔心禮包賣不出去的問題。
化零為整:讓庫存商品銷得快!
零售過程中,總有一些商品銷售滯后,剩下零零散散的不成規模。這些眼看就成了棄兒的商品如何處理?我有化零為整妙招。
搭贈是我慣用的技巧。作為對上帝的感恩回饋和提升其他商品銷量的激勵,讓那些銷售不好的商品發揮其它們的作用,我時常打出“購物有禮”的促銷廣告:“凡是在本店鋪購買某某的顧客都能獲得一份禮品”,這個禮品是某牌牙刷一套,或者是面巾紙一包。雖然獎品的價值不算大,但是對于顧客來說,還是有吸引力的。畢竟某某是顧客必需品,店鋪給予禮品就是一種優惠,顧客哪能不動心呢?我想我會在這個搭配銷售的促銷方案中得到實惠。在主推商品銷量大增的同時,也滿足了顧客的趨利心理,獲得了對店鋪的好感。
去年春節的時候,我進了一批奧利奧餅干三聯包,為了促銷,我把從小商品市場進的一些小毛絨玩具搜集起來,把他們一個個和餅干三聯包捆綁銷售,打上“加1元錢可愛寶貝送給您”的廣告,果然賣得很火爆,很快出清了存貨。
年節里,飲料賣得不錯,罐裝啤酒則稍差些。我為了將庫存啤酒出清,就想出了一個兩個搭配銷售的方法,打出廣告:“買一箱啤酒加一箱飲料,只要88元”的廣告,并在旁邊標明:“原價98元”,讓顧客一目了然,實惠可見。
像上述化零為整的組團銷售法,顯著提升了單品的競爭力,吸引了顧客的目光,提高了他們的購買興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