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我想大家在經營中可能都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因為是生客,購買商品時就不必特別優惠,等以后彼此熟悉了,再給予更大的優惠,以示重視和真誠。可是,當我們將這種意識付諸行動時會是怎樣的狀況呢?且聽我說一實例:
某個傍晚,我的店里出現一張陌生的面孔。“老板,這種宣酒多少錢一瓶啊?”顧客指著貨架上的酒問道。
“80塊一瓶。”我回答。
“70塊賣不賣?”顧客開始還價。
“我這是宣酒6年,可不是5年的哦。”我向顧客解釋,希望以明確商品細節來緩和還價帶來的生硬局面,
“我知道,你就說70塊一瓶賣不賣吧。”看樣子顧客對價格是鐵板釘釘了,而實際上我報出的價格已經比標示價低了28元,是市面上的流通價。我抱歉地朝顧客笑笑:“實在不好意思……”而顧客未等我說完就轉身極速離開了。
“其實70塊一瓶賣了也不虧。”老公嘀咕一句。確實,即使以這個價位賣出去還是有幾塊錢的利潤。
“有利潤干嘛不賣呢?”在店里玩的鄰居聽到老公的話緊跟著問。
“感覺賣了也沒多大意思,反正這個人又不熟。”我們說出這樣的理由,其實當時我們也有另一個顧慮,這幾個鄰居都是我店的顧客,也是該酒品的消費者,如果我們以較低價格賣出此酒品,勢必會造成這幾位鄰居對本店的成見。
“不是熟客啊,那你就更應該賣呀。”我疑惑地看著那位說話的鄰居。“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就以這個價賣出去了。你想啊,顧客面生,你以很優惠的價格把酒賣給他,那他就有很大的可能再次光臨,或者會介紹其他的人來你的店里買東西,到那時你再調整價格。反而對于你周圍比較熟悉的人不能高低不等,因為大家都熟悉,容易聊起,一旦引起不滿產生意見可就不好的了。”
聽了鄰居一席話,我和老公點頭表示有道理。“就像我做不銹鋼這行,要是生客來了,我開出的價格肯定要比給一般顧客要低,一來二往熟悉后,我再根據行情重新定價,而這段熟悉的時間就是我和顧客奠定交情的時間,一旦誠信和商品質量得到認可,顧客就不容易更換買家了。”“看來,我們確實需要改變一下我們的經營方式了。”老公說。
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話有道理么?我覺得觀點不錯,但事實卻不似說的這般簡單。為此,我采訪了幾位零售戶和消費者,且看他們是怎么說的:
零售戶 祝有愛
當生客砍價時,我認為只要不虧了進價就可以銷售,以低廉價格促使生客變成熟客。也可以贈送小禮品,以此來填補顧客砍價差距,彌補不能低價吸引顧客的缺憾。不然不僅留不住陌生顧客,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該顧客會傳播對店鋪不良的信息。當然,如果有熟客在場的話就要靈活思維了,可以說剛參與了某項活動,價格稍有變動,這樣熟客聽之也會感覺合理,不至于“顧此失彼”。反正得見機行事,只要把事情圓滿過去就好。生客要拉攏,熟客要維護啊。
零售戶 劉耐崗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的態度就兩個字,“不賣”。如果自己對價格都沒有了原則,顧客怎么可能會相信你。生客和熟客原本就沒有一定的區分點,賣給生客的商品價格比熟客的便宜,時間長了,大家都會知道,這樣不僅價格本身混亂,相互流傳開來對店鋪的效益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我同時還做酒品代理,對價格就特別敏感,對于那些不遵循價格規范的零售戶,我從來就不手軟,何況消費者。
零售戶 王丹
我的店一般都是奉行低價銷售的,若遭遇價格比咱們低的時候很少,除非別家店正好趕上促銷活動。要是顧客堅持自己的價格,我一般在態度上取勝——微笑服務。一般進店的多是真想買東西的,多與顧客微笑說話,放低姿態,說自己賺錢的不容易,抬高堆放,讓顧客覺得好像再次消費是字幫咱們。給顧客留下最好的印象,讓他覺得不是咱不賣,而是賣了真會賠錢。當然,適當說明進貨渠道不同會造成進價不同等因素。總之,微笑服務就對了,如果顧客實在堅持也沒關系,生意不成仁義在,說不好下次顧客還會進我家。
零售戶 思念
我覺得對生客熟客價格定位應該一致,不然就是欺騙行為。但是我覺得對于有些新品可區別對待,適當對生客優惠。當然,在控制利潤的前提下對生客便宜一點好,這樣可以給他們留下好印象,肯定也經常關顧。不過,如果是我,相同的商品在不同的店鋪以不同的價格購得,那我是要做下比較,看商品規格是否一致。現在商家喜歡玩這樣的把戲,一字之差就會有所不同。在確認沒有差異的情況下,我會選擇售價較低的一家店鋪,作為常去購物之所的。
結語:
從大家的言語中可以看出,價格是商品最敏感部分,能最直觀影響顧客銷售行為的因素。對于非煙商品價格定位,生客和熟客沒有明確的區分,要看情況辦事,不能同一而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