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今天我們經商開店,一般都習慣于“坐商”這個模式。店里缺個什么東西電話一撥或鼠標一點,貨物很快就能配送到位。然后就穩坐三尺柜臺坐等顧客上門,笑納八方錢財。
然而“勤生寶、惰則亡”以及“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倒逼我們不得不去求新思變,重新審視和改變這種經營模式。“送貨上門”相信我們有的朋友已經作過嘗試,但我發現他們有的報怨運營成本高;有的因嫌送貨量少而缺乏持之以恒,均半途而廢。即便有能夠賺錢的貨要送,也只是臨時抓丁、突擊應付一下,根本沒有能夠形成規律化和常態化。
我是一個鄉鎮的零售兼顧批發的工商戶。全鎮有壹十七個自然村,我把它們分成五條線路,每個星期定時、定線沿途送貨。既避免了東一榔頭西一棒而浪費人力、物力資源,又因我送貨有周期規律,而讓消費者和一些小型零售終端店,有了購物計劃和準備。再由于我的送貨車上有“便民送貨”的電話號碼,所以一旦接到誰家有個婚喪宴請之類的要貨電話,若是時間不能夠和送貨班車同步,我還會專門用一輛電動小三輪車專程服務一下。科學合理的送貨安排、健全完整的物流銷售網絡,不僅讓我走近顧客、融入其中,還能及時反饋給我各種第一手的需求、消費信息,為我搶占商機、駕馭市場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再說“購進商品”時的物流規劃,同樣也是我們生意人應該考慮的重要一環,但它往往又被咱們零售戶所忽視。雖然憑借先進的通訊設備訂貨比較便捷,但如果你訂貨數量少了,供應商也會考慮送貨成本,不可能及時地專門給你發貨,從而可能讓你錯失銷售商機;有的時候即使發了,也就可能只是他代理經銷的幾個單一的品種。因此如何能做好進貨時的物流,讓它更高效、劃算?我的做法是:將一些常規的暢銷品牌,首先掌握好代理商的送貨周期,再結合自己的平均銷量,進行合理數量的電話訂購。其次我會每個星期租車或自己開車去一次商品批發市場,挑選我需要的商品,因為是自提還可以讓供貨商補貼些運費;有的時候為了尋求和我店附近商家商品的差異性,避免同類商品相互殺價,我還會去更遠一點的市場進一些新、奇、特的商品。當然我也會因路途的遠近考慮物流成本的,像“五糧液”、“劍南春”這些千里之外的白酒,我則會通過物流公司托運過來;還有那些低附加值但銷售量又非常大的商品,像四川的“綿竹大曲”白酒,我一般都會選擇運價特別低廉的“水運”來完成。
我的物流我做主!不做主就會被動挨打。輕則減少經營利潤;重則會因經營不善而被同行排擠出局。因此,我們零售戶朋友要想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變“坐商”為“行商”,來經營好我們進和出的物流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咱們的經營利潤、提高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拼搏、生存能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