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傳統的中秋佳節是一年中除了春節之外的第二個重大節日,也是商品銷售的黃金時期。曾幾何時,零售客戶在節日前后忙的是人仰馬翻,“點鈔點到手抽筋”一點都不為過。
今年的“中秋小長假”連休不調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為節日市場的升溫添了不少的柴火。但是,在看到節日經濟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經濟環境的現實。今年,隨著經濟下行,樓市低迷,“三公消費”限制,員工節日福利的消失。著多不利因素影響節日消費,也給節日市場“當頭潑了盆冷水”。隨著節日降溫,筆者來到零售終端市場,讓我們還盤點一下今年中秋節有什么特點,各類節日熱銷品的銷售還像往年那么紅火嗎?
卷煙類
俗話說“煙是介紹信,酒杯下決定”。卷煙永遠是節日銷售的重頭戲,無論是商務用煙,還是禮品用煙,還是消費者用于自吸卷煙,這款商品都為零售客戶節日的銷售增色了不少。特別是中秋佳節這個特殊時期,走親訪友、看望老人、左右應酬,兜里揣包好煙人也有底氣,也是最基本的為人處事之道。那今年的卷煙銷售得如何呢?
據桂林超市老板陳桂林介紹,今年中秋市場的卷煙銷售呈現三個特點:一是高檔煙動銷慢。一直是節日銷售市場“香餑餑”的高檔煙,今年的中秋市場可成了銷售負擔,特別是在千元價位上的超高端卷煙,以往僅這個價位上的卷煙就能賣到一百多條,但今年的銷售量只是往年的三成不到,其動銷的品牌大多集中在一些強勢品牌上,其他品牌基本上是有價無市,至今,手里還壓著不少的貨,只能留著以后慢慢消化;二是呈現兩低兩高的現象。超高端卷煙銷售量大幅度降低,中檔卷煙大幅度提升;商務用煙大幅度降低,喜慶用煙大幅度提升。特別表現在喜慶用煙這一塊。以往,喜慶用煙大多定位在300元/條左右,但是,今年的銷售結構有所提升,400-500元/條的卷煙成了喜慶用煙的新寵,特別是表現在中華這款卷煙上,無論是硬盒還是軟盒今年中秋的銷售都呈現一種“井噴”的狀態。這也造成了許多零售賣場在中秋節期間中華煙脫銷斷檔的現象。中華煙在今年熱銷的原因有三:其一,外包喜慶,是喜慶用煙的首選;其二,價位適中,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喜慶用煙也相應提高,陳桂林中秋期間趕了幾個喜宴,酒桌上擺放的幾乎是清一色的中華煙;其三是牌子響,中華煙是當之無愧的一線大品牌,無論是煙民還是非煙民,對這個品牌都很熟悉,這也提高了喜宴的檔次;三是商務用煙大幅度縮水。以往,中秋節前,許多單位都會到桂林超市預訂節日用煙,越有錢的單位訂的越多,價位越高。但是,今年幾乎看不到以往的這些熟面孔,更是看不到一些單位前來(或電話)預約。現在商務用煙幾乎都集中在一些私企上,但這些單位用煙價位低,數量少,根本就撐不起中秋團購的“半壁江山”。
中秋過后,許多零售客戶都用三個字來形容今年的中秋卷煙市場,那就是“少、小、低”。節日消費群體少、銷售數量小,消費結構低。但據海弘煙酒商行老板王海弘介紹,雖然一些省外品牌銷售不景氣,但地產品牌銷售還是很不錯的,本地大多消費者都會選擇地產品牌。從整個市場上來講,不管是節日還是非節日,地產品牌永遠是消費者的首選,節日期間銷售紅火,當然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據某煙草公司專業人士介紹,今年高檔煙市場出現近年來少有的銷售下滑,自2014年春節以來,高檔禮品煙市場銷售下滑已經成為節日銷售的一大常態。雖然節日高檔煙的投放量并不大,但社會庫存還是有的,節日期間,有許多零售客戶是以消化自有庫存為主。因此,零售客戶要想在高檔煙市場上有所作為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做好節前消費群體調研,不能憑以往經驗行事,在有一定把握的前提下,再著手儲備貨源;二是量力而行,高檔煙壓資金,除了節日期間動銷快,平時動銷較慢,一旦形成庫存,回籠資金很慢,會影響資金的有效周轉;三是一些經營資金較少的客戶,最好多儲備一些市場認可度高的高檔煙,防止滯銷。
酒飲類
中秋節前,白酒的進貨價是一天一個價,天天較著勁兒似的往上漲,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少的成本。特別是一百元左右的中檔白酒,由于許多零售商都集中在節前一段時間進貨,雖然價格不斷上漲,但是拿貨難度卻很大,等囤足了貨源,中秋節的銷售卻也難盡人意。除了送禮的禮品酒外,基本上都是消費者自己消費的白酒,白酒類商品在中秋節期間消費以50-100元/瓶之間的消費最為火爆。以往,動輒三五十箱、上百箱的大單今年基本上不見了,大多是消費者一箱兩箱的小筆生意。但從整個的銷售情況來看,白酒的銷售量和往年相比,還是有所增長的,只不過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據錦生園超市老板徐井生介紹,今年中秋市場和往年相比,蕭條了不少。無論是大賣場還是個體賣場,今年的促銷力度都沒有往年大,這也受宏觀環境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以往大批量出貨、大把抓鈔票的好日子只能是過往煙云,零售業面臨的是要勒緊腰帶過日子。他還說,高端白酒今年簡直就成了樣品。雖然今年許多高檔白酒價格紛紛跳水,但消費者卻并不買帳,中檔白酒雖然價格一個勁兒地往上漲,銷售的卻是一路走高。徐井生分析,今年許多單位取消了中秋福利,超市卡、代金券都不發了,不管買什么節日貨品,都要消費者自己掏腰包,當然也舍不得那些白花花的銀子流進商家的腰包,消費者的消費也更為理性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高端白酒的消費沖了一次涼,降了溫。
在酒飲類市場,有一匹“黑馬”不容忽視。大時代超市總經理張洪成告訴筆者,雖然中秋市場白酒在不斷降溫,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業績下滑,但是,紅酒的銷售卻是一路走高,50元/瓶左右的紅酒大時代超市幾乎賣得脫銷,這可以說明兩個問題:一是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在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人們更講究生活質量和情調了,畢竟白酒喝多了還是影響身體健康的,而紅酒卻有著養顏和保健作用,因此也贏得越來越多顧客的青睞;二是紅酒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擴大,一直以來,許多人認為紅酒是一些小資人群的消費專利,隨著近年來人們視野不斷拓展,人們對紅酒從排斥到接受。如今,在農村一些節日的餐桌上,擺上兩瓶紅酒,已經不是一件稀罕的事情了。
中秋期間,白酒紅酒的銷售可謂是“兩重天”,境況各不相同。張洪成說,白酒在節日期間大多是以單位發放為主,這些在銷售上含有很大的水份,當這個水份被擠干以后,銷售量就會出現很大程度的下滑,這也是白酒消費的理性回歸;而紅酒的消費基本上是以消費者自購消費為主,很少有禮品的成份在里面,這也是市場的真實需求,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提高,消費上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飲料的銷售也是節日銷售的黃金時期。但是,飲料的銷售今年卻爆了個很大的“冷門”,這一段時間,許多地方都在下雨,氣溫下降,今年的中秋也是歷年來少見的涼爽,天氣涼爽不要緊,也讓飲品的市場降溫了不少。但胖子煙酒商行的老板王昕陽告訴筆者,今年涼茶類的“加多寶”卻賣得不少,一方面是秋燥,需要降火;二方面是節日期間大魚大肉,煙多酒多容易上火,家里備兩箱涼茶是不少消費者共同的想法,抱這樣消費觀點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中秋市場,也帶火了涼茶市場。
禮品類
中秋送禮,人之常情,也是古時留下來的老傳統。中秋,也帶火了禮品的市場,春節、中秋是兩大送禮的節日,不管手頭如何,或多或少、或厚或薄都要買點禮品孝敬老人和長輩,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禮品市場想不火都不行,讓我們來看看今年中秋禮品類的市場到低如何。
二華百貨超市是周邊最大的禮品大賣場,每年節日期間的禮品銷售要占到八成以上。據超市老板徐傳林介紹,今年的禮品類商品呈現兩大特點:一是銷售額有了明顯提升。和酒飲類、卷煙類商品相比,禮品類的商品銷售額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這也是往年所少有的。銷售額的提升,說明購買禮品類商品的顧客多了,也讓一些個體超市火了起來;二是消費者更注重實用。和以往的注重商品包裝相比,現在消費者的消費也更趨理性,他們更是注重一些經濟實用的商品,那些包裝精美但華而不實的商品今年受到了冷遇;三是保健功能商品走俏。今年禮品類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一些保健功能商品銷售得很旺,以往送禮以白酒和卷煙為主。雖然今年禮品酒類還是占大頭,但一些保健酒銷售卻很看好,雖然一些保健酒動輒上百或者幾百元一瓶,消費者卻很爽快地掏腰包。筆者在回訪一位顧客地,他說,老爺子就好這一口,可現在血壓也高、血脂也高,醫生早就告誡他要少喝或者不喝,但他總是憋不住。正好趁中秋節,買兩箱保健酒帶回去,老爺子雖然嘴上沒說,但臉上的笑容說明心里很滿意的。
筆者也隨機回訪了幾位上班族,他們一致認為,現在單位取消了發卡、發禮品,孝敬老人都要自己掏腰包,現在禮品的選擇大多在一些聲譽較好的個體超市里,質量有保證,價格也實惠。
顧客的消費心理基本上都如此,所以,也帶動了像徐傳林這樣個體超市的生意。而蘇果超級賣場一位促銷人員告訴筆者,今年雖然禮品類的商品賣的還不錯,但和往年相比冷清了不少,特別是一些高檔商品銷售很受影響。原因還是公務消費的人少了,企事業單位也不來超市購買超市卡,這一部分是撐起節日消費重頭的顧客,全市大賣場依靠執卡族來消費的賣場受到的影響都很大,這不是哪一家賣場的事情,整體情況大多如此。
從整個市場總體情況來看,大型賣場的節日生意略遜于個體超市,以品用百貨為主的店鋪生意略遜于以土特產為主的店鋪生意。生特產賣場以其獨特的經營手段,在節日市場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山峰土特產超市老板王瀾告訴筆者,該賣場不僅節日期間生意紅火,就連節后經營照樣不弱,許多回鄉過團圓節的外地人,臨走時都會到他們超市購買一些地方特產。土特產以一種不可復制性越來越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其他類
煙酒禮品在節日的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