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寧波網報道
日前,寧波市墻頭鎮方家岙村村民歐布金在整理資料時,發現櫥內有張褶皺發黃的“象山縣人民政府營業許可證”,即當時他父親歐志達在墻頭開店的“營業執照”,距今已61年了。
解放初期,縣政府尚未設立工商局,規范經商戶均由縣政府統一發給“營業許可證”。證書長25公分,寬20公分,有齒輪、麥穗、五角星組成的連續花邊,正上方印著毛主席像和國旗圖案。許可證以戶主歐志達申請的八項內容登記:一、名稱:義勤豐;二、開設地點:墻頭中街;三、創設年月:一九五一年;四、組織方式:獨資;五、業務主持人:歐志達; 六、業別:煙商業;七、經營業務:主營香煙,兼營雜貨;八、資本總額:人民幣四十萬元。許可證左側蓋有5公分轉方的“象山縣人民政府印”及縣長岳風展藍色手寫體6公分長直章。證書全由繁體字印刷,因那時本縣沒有印刷廠,其左下角注有“公營甬江印刷廠承印”小字。
該許可證字號為“字第000837號”。建國初期,象山只有27萬人口,解放2年了,全縣的許可證還是三位數,可見當時商業滯后。墻頭是鄉政府所在地,也沒幾家小店。該業主注冊資金40萬元,不久幣制1萬元改為1元,40萬元即40元。當時,普通香煙“大紅鷹”每包0.13元,還有顧客拿3分錢拆包買2支煙的。這張珍藏了61年的“營業許可證”折射了當時鄉村的商業狀況。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