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最早是在2016年10月被提出來的,當馬云、雷軍、劉強東等電商大佬幾乎在同一時間都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后,過去的5-6年新零售成為了資本的寵兒,幾乎所有線下零售行業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紛紛涌入新零售的戰場,舊的零售模式被打破重組,以“人+貨+場”為核心理念的商業改革正在狂飆突進,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購買行為和購買習慣。
很多煙草營銷人都會問一個問題:卷煙營銷和新零售究竟有沒有關系?卷煙作為一種壟斷性極強的商品,與其他商品零售具有明顯的全渠道產業鏈差別,卷煙零售真的有新舊之分嗎?閣主會通過這個專題系列文章從個人理解的角度出發試著分析一下為什么卷煙營銷注定“擁抱”新零售,而且必將以此推動煙草行業市場化改革的深入。
這個話題很長,我們不妨從新零售的起源說起。2016年,新零售作為一個新名詞被提出時與“舊零售”相比有著非常明顯的標識:新零售是一場勢不可擋的“效率”革命,關鍵詞放在了效率二字。那些年零售業受到很大挑戰,零售巨頭沃爾瑪2016年在全球關閉269家門店,裁員1.6萬人;僅2017年上半年,沃爾瑪在中國關閉的門店數量就達16家之多。與之相對應的是人們很少逛實體超市了。超市的日子不好過,商場同樣慘淡。很多曾經火爆一時的百貨商場門可羅雀,甚至是紛紛倒閉關門。另一邊電商平臺卻高歌猛進,不斷吞噬線下零售份額,導致很多做傳統零售生意的人都非常痛恨電商,他們認為互聯網公司在掏空實體經濟。
2015-2017年也是煙草零售最為艱難的時刻,很多卷煙零售店的經營毛利僅僅只有5-6%,賣煙根本不掙錢成為了主流觀點,再加上很多商業企業去庫存的方法簡單粗暴導致社會庫存巨大,卷煙市場價格非常不理想。很多人看衰卷煙營銷,認為市場需求已經下降,卷煙零售也寒冬將至。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就在大家覺得零售越來越難做時,201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通過電商完成的數量大概在10%?20%。顯然,在很多傳統零售企業覺得“末日降臨”時,整個中國的消費品零售總額不但沒有減少,反倒在增加。而看似發展迅猛的電商并沒有吞噬多少線下零售的份額。
2017年開始,電商平臺的消費者用戶數量增速放緩,電商數量卻在迅猛增長。賣家比買家增長快,直接導致一個結果:電商獲得一個潛在客戶的成本,即所謂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在網上做生意越來越難,互聯網的流量紅利迅速消失。很多電商巨頭開始意識到原來互聯網不是零售的萬能藥,至少不是速效藥。原來讓大多數人上網買東西,是要靠一兩代人的迭代才能實現的目標。更可怕的是,原來在網上買東西,并不必然意味著便宜。高歌猛進的互聯網電商,遇到了重大危機。阿里巴巴、小米和京東,都已經感受到增長壓力。怎么辦?去哪里找新鮮、便宜的流量?這時,依舊被傳統零售占據的80%?90%的廣大線下市場,自然就成了互聯網電商的進軍目標。怎么進軍?從互聯網的云端向地面空投傘兵部隊,帶著最先進的裝備,攻打傳統零售的市場,這就是新零售。阿里巴巴、小米、京東,以及其他加入戰局的公司,雖然戰術各不相同,但是戰略概莫能外。一場由互聯網流量危機引發的新零售變革,就這樣開始了。
就在電商巨頭向線下零售行業投資布局的同時,煙草行業從2018年開始也在進行著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工作:現代零售終端建設,后來發展成為流通品牌建設。煙草商業企業為了能夠幫助廣大卷煙零售客戶改變“賣煙不賺錢”的尷尬局面,開始了對零售實體店的大膽改造,大連、浙江、廣東、江蘇等地區相繼推出了行業認可的現代終端發展模式和線下零售實體店建設模式,金葉春天便利、香溢零售、20支等流通品牌相繼建立,卷煙商業企業全面推動的實體店建設其實就是卷煙與新零售發生聯系的最初方式,從這個時刻開始“卷煙營銷”與“新零售”就產生了不可分割的關系,兩者共生共長、相輔相成,注定會發生更多的故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