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局(公司),又一次吸引著雪茄行業目光。
“荊”彩見證,漸入“茄”境,未來可期 。湖北省局(公司)作為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牽頭單位,一道道“卡脖子”技術難題被攻克,雪茄煙葉在荊楚大地上的根越扎越深。
華夏腹地,中國之中。湖北煙草是中國煙草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世界讀懂中國煙草行業的重要窗口。3年來,湖北省局(公司)以項目為抓手,將技術引領作為“金鑰匙”,匯眾心、集眾智、聚眾力,從根本上突破雪茄生產技術“卡脖子”問題。他們科學謀劃、精準立項,主持并參加8項國家局雪茄煙重大科技項目,從雪茄煙葉栽培、植保、晾制、農業發酵等關鍵環節開展了技術攻關。
雪茄素有“七分原料、三分技術”之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掌握原料就是抓住了雪茄質量,就是抓住了雪茄市場。湖北省局(公司)在丹江口市、來鳳縣、五峰縣、恩施市、棗陽市4大產區開展試種、示范及規模化生產,總面積為3800余畝,對接工業計劃5000擔,全面提升各產區的雪茄煙設施配套水平。并編制“雪茄煙葉前期田間生產管理技術要點”、“雪茄煙葉成熟采收、晾制期工作及技術要點”等下發各產區,助力雪茄煙葉種植穩定發展。由此,一批風格特征彰顯、產量適宜、品質優良的優質雪茄煙葉新品種脫穎而出。
3年矢志創新,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組組翔實的數據,湖北省局(公司)的生動實踐再次印證了“中國雪茄”用“中國原料”已成大勢所趨。
湖北雪茄煙葉產業從規模小、核心技術弱、種植效益差,向產業規模持續提升與關鍵核心技術自主掌控能力顯著增強方面轉變,雪茄煙葉也由“可用”向“好用”轉變。目前,湖北雪茄煙葉已經成功進入20余款中高端手工雪茄核心原料配方,實現了茄衣、茄套、茄芯全類型使用。
時間的刻度上,標記著團結奮斗的足跡。一批優良茄衣品種被成功篩選,并應用于生產;率先開發茄衣、茄芯分類栽培技術體系,優質茄衣產出率領跑全國;研發“一快二延三反復”均質化茄衣晾制工藝、茄芯“兩段式”精準采收晾制工藝,極大提升了晾制質量;摸清主要病蟲害發生規律,并精準施治、靶向發力,護航雪茄煙葉產業綠色發展;研發茄衣“卡式”回潮箱式精準發酵、茄芯“雙稱重”回潮堆垛發酵工藝,逐步掌握雪茄煙葉發酵技術……
在新時代的不凡征程中,無數讓人刻骨銘心的畫面和場景,記錄了湖北煙草人頑強拼搏的顯著特征,風雨無阻向前進的鋼鐵意志和鏗鏘步伐。
奮進的征途上,回蕩著追逐夢想的聲響。“工商研”三方攜手,從雪茄品種布局到栽培技術落實,從煙葉采收到晾制分級,從農業發酵到質量評價等關鍵環節,開展全方位、全流程協作,讓技術研發與煙葉生產“無縫對接”。這里不僅成為科技研發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引領標桿”。
以數字賦能為抓手,湖北省局(公司)打造雪茄種植新模式,帶來了全新的突破。四大煙區的雪茄種植人員利用現代化大數據工具,讓雪茄種植更加科學、精準、優質。
丹江口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通過與軟件技術公司合作,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術為依托,與氣象監測站、病蟲情監測站對接,將實時氣象及病蟲情數據進行采集、分析、反饋,對雪茄煙葉生產過程中墑情、苗情、蟲情、災情等情況實時監測。并將其分析結果進行可視化展示,促進病蟲害和災害預測預報向信息化、智能化、精準化轉型,在雪茄煙生產中發揮“數字化”力量。
“荊”彩故事,是大書里的生動篇章。自去年4月以來,科研人員深入恩施州來鳳縣雪茄煙葉產區,搶抓田間試驗布置關鍵時期,與產區技術人員一起,選田塊、劃小區、精準施肥,同吃、同住、同勞動,確保各項目試驗落實落地。今年,恩施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共計開展雪茄煙葉科技攻關項目十余個,涉及品種篩選、配方施肥、綠色防控、成熟采收、茄衣攻關、精準晾制、特色發酵等方面,為國產雪茄煙葉開發與應用重大專項破題貢獻恩施力量。
盛夏季節,走在廣袤無垠的煙葉主產區,放眼望去,一棟棟雪茄煙葉專用晾房拔地而起,一座座發酵工場高效建成……為加快核心技術攻關和關鍵技術成果轉化,湖北省局(公司)連續兩年出臺雪茄煙發展規劃細則,并將雪茄煙葉設施配套等工作與技術開發等任務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打造了雪茄煙葉生產“時”與“勢”的發展新機遇。
在十堰丹江口,雪茄煙葉產業被納入到鄉村振興戰略;在恩施來鳳,行業最大農業發酵工廠高標準建成;在宜昌五峰,煙草企業及當地政府大力扶持晾房、發酵車間建設……雪茄煙種植政策好、效益好,上洋雪茄煙葉種植示范基地的建立,激發帶動周邊農戶自發種植雪茄煙葉,促使農戶穩定增收。目前,雪茄煙葉種植直接經濟效益明顯,每畝煙葉產量約125公斤,收入可達5200-15000元/畝。
千畝良田煙色綠,雪茄飄香話豐年。湖北雪茄煙葉種植面積由2019年的1500余畝,穩步發展為2022年的6360畝,在帶動產區鄉村振興的同時,也有力支撐起國產雪茄的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