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控煙政策收緊、消費者健康意識覺醒的背景下,卷煙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特別在傳統廣告禁令、渠道限制以及公眾輿論壓力之下,迫使企業及客戶經理必須跳出“產品功能營銷”的固有框架,探索更具創新性和可持續性的增長路徑。本文從數字化轉型、產品創新、體驗經濟、全球化與本土化四個維度,著力解析如何給卷煙營銷注入新動力。
一、數字化轉型確保從數據驅動到全渠道融合。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數字化轉型已從單一的數據驅動躍遷至全渠道深度融合的新階段。通過打通線上線下數據壁壘,整合AI、物聯網與智能分析技術,煙草企業正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場景化服務網絡,實現決策智能化、運營精細化與體驗無縫化的生態閉環,重塑數字時代的核心競爭力。
一是數據驅動的精準營銷。隨著消費者行為線上化,卷煙企業可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用戶畫像,實現精準觸達。如通過分析電商平臺搜索關鍵詞、社交媒體話題偏好、線下零售終端購買頻率等數據,識別高價值客戶群體。菲莫國際(PMI)在推廣IQOS加熱不燃燒產品時,即通過會員系統追蹤用戶復購周期,結合地理位置數據優化線下體驗店布局,實現轉化率提升30%以上。
二是社交媒體的"隱性營銷"策略。在廣告法限制下,品牌需以"內容軟植入"替代傳統硬廣。如通過贊助生活方式類KOL(如戶外運動、高端餐飲博主),將產品融入"商務社交""減壓場景"等話題討論;利用短視頻平臺的算法推薦機制,定向推送以品牌文化為核心的微紀錄片或藝術短片。英美煙草(BAT)旗下品牌Vuse通過TikTok挑戰賽成功吸引年輕群體,其內容避開產品功能,轉而強調"個性化選擇"的價值主張,值得商業企業和卷煙營銷人員參考和借鑒。
三是線上線下渠道整合與私域流量運營。?構建"線上引流-線下體驗-私域復購"的閉環體系成為關鍵。微信小程序商城可提供限量版產品預訂、定制化包裝服務;無人零售終端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實現年齡驗證與個性化推薦;企業微信社群則通過會員積分、專屬活動提升用戶粘性。中煙旗下部分品牌已試點"掃碼購煙+健康管理"功能,用戶購買后可通過App獲取尼古丁攝入量監測報告,形成差異化服務體驗。
二、產品創新達成科技減害與價值升級雙向突破。
以創新技術為雙輪驅動,科技減害實現健康效能躍升,價值升級重構消費體驗邊界。雙維突破下,煙草產品正推動行業向可持續未來與精準需求滿足的更高維度迭代進化。
一是減害技術開辟新賽道?。如加熱不燃燒(HNB)、尼古丁鹽電子煙等技術革新正在重塑行業格局。據歐睿國際數據,2023年全球HNB市場規模已達350億美元,年增長率超15%。菲莫國際IQOS系列通過"減害90%"的科學實證營銷,成功在48個國家獲取醫療監管機構認可。國內企業如云南中煙推出的"MC"系列,則采用本草低溫加熱技術,主打"0焦油、0燃燒殘留"概念,契合健康消費趨勢。很好地吸引了消費者關注,激發了消費熱情。
二是口味與包裝的消費分級策略。?針對細分市場進行產品分層:大眾市場主打高性價比基礎款;中高端市場推出薄荷、果味等創新口味,并搭配金屬質感煙嘴、磁吸盒等設計;收藏級市場則與奢侈品設計師聯名,推出限量藝術包裝。另外日本煙草(JT)的"MEVIUS ARTISAN"系列,采用浮世繪風格煙盒設計,單條售價較常規產品溢價200%,仍供不應求,值得探索和效仿。
三是功能性延伸與跨界融合?。開發含天然草本成分(如菊花、陳皮)的細分產品線,滿足消費者對"清肺""提神"等場景需求;與咖啡品牌、高端酒店合作推出聯名禮盒,強化"品質生活"關聯度。韓國KT&G的"FIIT"系列電子煙,內置智能芯片可記錄使用數據并生成健康報告,實現從"煙草產品"到"智能硬件"的品類升維。有利于搶占市場商機,贏得消費者支持。
三、體驗經濟有利構建沉浸式品牌價值場域。
在體驗經濟浪潮下,品牌通過多維感官融合、情感共鳴與行為共創,將產品轉化為可感知的敘事空間。這種沉浸式價值場域不僅重構用戶與品牌的深度聯結,更以記憶烙印推動消費決策,實現從功能滿足到精神共生的價值躍遷。
一是旗艦店與快閃店的場景革命。?眾所周知,傳統煙草零售終端正向"第三空間"轉型。如英美煙草在迪拜開設的VUSE旗艦店,設置氣味實驗室、霧化藝術裝置,消費者可參與調香工作坊;日本HOPE品牌快閃店以"減壓艙"為概念,結合VR技術模擬森林、海灘等放松場景,將產品體驗融入情緒療愈過程。這些國內的較好的經驗富有借鑒價值,值得過國內煙草商業企業的探索和實踐。
二是文化IP聯名與圈層營銷。?煙草企業和客戶經理等營銷人員要主動與藝術、時尚、電競等領域頭部IP合作,突破行業傳播壁壘。例如,萬寶路(Marlboro)與Supreme推出限量版煙盒周邊,在潮流圈引發搶購;國內品牌"黃山"與故宮文創聯名,以徽派建筑元素重構包裝設計,激活傳統文化消費群體。另外還有一些知名品牌主打品味和高端,并積極融合一些富有傳奇、紅色經典故事,通過意見領袖和影視大腕、及網紅傳播,很好地實現圈層營銷。
三是會員社群與價值共創?。建立高凈值用戶俱樂部,通過品鑒會、定制旅行等專屬活動強化歸屬感。如帝國品牌(Imperial Brands)的"大衛杜夫俱樂部"會員可參與新品口味投票、煙葉產地探訪,甚至與調香師共同設計產品。這種參與感營銷使會員年均消費額達到普通用戶的5.6倍,值得思考和實踐。
四、全球化與本土化實現合規經營下的市場擴張。
在全球化浪潮與本土化訴求交織的背景下,煙草行業面臨合規經營與市場擴張的雙重挑戰。跨國企業需在統一品牌戰略與區域文化適配間尋求平衡,既要破解各國嚴苛的監管壁壘,又要通過產品創新和渠道重構實現在地化滲透。這既是商業機遇的藍海,更是社會責任與法律遵從的紅線博弈場。
一是新興市場布局與區域定制?。東南亞、非洲等人口紅利地區成為增長引擎。日本煙草在印尼推出低單價、高尼古丁含量的"LA Bold"系列,契合當地勞工階層需求;英美煙草在尼日利亞市場主打便攜式小包裝產品,適應流動攤販分銷模式。同時,企業需建立靈活供應鏈,如在中東市場推出無酒精香精版本,尊重宗教文化禁忌。
二是ESG框架下的可持續發展。?從環保包裝(如可降解濾嘴)、碳中和生產(使用生物質燃料烘烤煙葉),到鄉村煙農扶持計劃,ESG實踐正成為品牌溢價新支點。菲莫國際承諾2030年實現塑料中性目標,其煙盒回收計劃已覆蓋歐洲12國,消費者每返還10個空盒可兌換代金券,顯著提升品牌美譽度。
三是政策游說與合規創新?。在監管嚴格地區,企業需通過產業聯盟推動減害產品標準制定。例如,瑞典通過將鼻煙(Snus)歸類為普通食品而非煙草制品,使該品類市占率達30%;中國企業可借鑒此經驗,在草本霧化等領域爭取獨立品類認證。同時,投資青少年防沉迷技術(如AI年齡識別終端)、參與公共衛生研究,構建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從產品供應商到零售服務商?,卷煙營銷的本質是價值邏輯的重構。從強調生理刺激轉向提供情緒價值,從大眾化分銷轉向圈層化運營,從規避監管轉向主動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未來,具備技術研發能力、文化敘事能力和全球化合規運營能力的企業,其煙草營銷更富有新意和獨創性,更有利迎合消費者,進而搶占市場,挖掘消費潛在商機,從而確保在日益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