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北門戶”湖南岳陽臨湘市的廣袤鄉村中,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近年來,岳陽臨湘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以“辦好群眾小事”為切入點,通過黨建引領、產業賦能、服務升級,帶領村民尋找致富“金鑰匙”,探索出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小柜臺大作為:“鄉村小店變身“溫暖驛站”
清晨,紅士村的“湘村636”加盟店早已門庭若市。店主王麗華說:“我看云POS系統里現在每天營業額比改造前增長了40%,還能幫鄉親們辦理便民服務,真的非常方便。”這家由臨湘煙草指導改造的現代終端,已成為村里的“便民服務中心”和“信息交換中心”。
夕陽的余暉懶洋洋地灑在紅士村的水泥路上,王麗華的“湘村636”小店門口,幾張褪了色的藤椅圍成半圓,村里的老人們三三兩兩聚在這兒,手里搖著蒲扇,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曹奶奶,最近身體怎么樣啊?這段時間陰雨天濕氣重,上次您叫我幫忙問的風濕藥我給您問到了,過幾天就能寄到我店里,到時候您要是沒來店里我就送到家里”王麗華邊收拾柜臺邊對著門口的曹奶奶說道。
隔壁的張大爺捧著一杯熱茶,慢悠悠地嘬了一口:“這茶葉還是麗華幫我從鎮上帶的,比集上的香。”
此時,臨湘煙草的愿者們正在幫助王麗華整理店鋪里的端午特色產品,打造一個端午產品展示區。“你們店里人流量大,馬上端午節了,該給店里煥煥新”客戶經理魏媛媛邊幫客戶整理柜面邊說。
風輕輕吹過,帶起一陣稻谷的清香。忙碌的志愿者們和老人們手中蒲扇輕搖的沙沙聲,在這方小小的屋檐下,時間仿佛都慢了下來。王麗華的小店,早就不只是個賣煙酒的地方——它是紅士村的“溫暖驛站”,是周邊老人們心里的依靠。
小服務見大情懷:“背包上門”進村莊
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臨湘煙草的青年志愿者小分隊就已經踏上了蜿蜒的村道。他們背著鼓鼓囊囊的“服務背包”,里面裝著掃碼槍、宣傳手冊、維修工具,還有特意從鎮上帶來的新鮮果蔬、降壓藥。
“老周叔,您要的卷煙經營臺賬本我們給您送來了!”志愿者徐娜輕輕推開周紅斌的店門,熟門熟路地從背包里掏出嶄新的登記本。患有關節炎的周老板扶著柜臺站起來:“哎呀,正愁著去鎮上不方便呢,你來得真及時。”
“李老板,您申請的卷煙零售許可證辦好了!”殘障人士李大強家里來了幾位“紅馬甲”。專賣管理員戴進不僅送證上門,還幫他調整了貨架陳列,告知最新的相關政策。
這種“背包上門服務”已成為臨湘煙草人的工作常態……針對山區群眾辦事難問題,臨湘煙草創新推出了“五辦工作法”——特殊群體上門辦、偏遠山區巡回辦、緊急事項加班辦、復雜業務指導辦、常規業務線上辦。2024年以來,累計開展“移動柜臺”服務87次,辦理事項362件,群眾滿意率保持100%。
小創新促大融合:土特產搭上“直播快車”
“直播間家人們看過來,這是我們臨湘的竹筍醬,搭配這款新品卷煙風味更獨特......”在黃蓋鎮廣坪村的直播基地,零售戶田甜正在推介“煙土”組合套餐。這種“卷煙+土特產”的捆綁銷售模式,是臨湘煙草助力農產品上行的創新舉措。
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在23家終端設立“鄉村振興專柜”,免費展銷本地農產品,客戶經理變身直播間導購,協助農戶講解產品特征,同時發動單位員工幫客戶發朋友圈打廣告,擴大銷售范圍。2024年,通過煙草渠道銷售的黃桃、蜂蜜、竹制品等土特產達10萬元,帶動相應農戶戶均增收3500元。
在紅士村的田野走訪中,一個個鮮活的故事令人動容......這些溫暖的“小事”背后,體現的是煙草行業“國家利益至上、消費者利益至上”的價值觀。當“為民服務”從口號轉化為一次次關懷、一遍遍叮囑、一張張笑臉,鄉村振興的大文章自然有了生動注腳。如今,臨湘煙草的青年志愿者們正在開發“煙草+文旅”特色路線,在這片土地上,更多的“致富密碼”正通過創新被不斷解鎖。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