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法治川煙2.0”建設目標,今年以來,四川攀枝花鹽邊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精心謀劃,以“美好生活·學法相伴”為主題,立足山區縣域實際,創新“靶向普法+服務惠民”模式,對內提升法治素養,對外擴大普法覆蓋面,推動普法宣傳“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為轄區群眾和經營戶織密法治“防護網”。
“AI普法”進煙點,信息安全筑屏障
隨著AI技術的深入普及,縣局(分公司)今年創新開設“AI普法”課堂,組織煙點人員集中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課堂上,普法隊員范雨以“掃碼陷阱”“App過度索權”等身邊案例切入,生動剖析信息泄露風險點。煙點人員圍繞“日常經營中如何守好個人信息”展開熱烈討論,紛紛獻計獻策:“廢棄單據要碎掉”“不明鏈接絕不點”“陌生wifi慎連接”……現場你一言我一語,碰撞出“信息防護金點子”十余條。普法隊員趁熱打鐵,不僅梳理形成《個人信息安全防范“七要七不要”》清單,更帶來了“AI法寶”,現場教授大家如何運用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咨詢法律問題、防范風險。
普法隊員正在指導煙點人員下載并使用DeepSeek。羅婧曦攝
綜合內勤員楊清全當場嘗試用DeepSeek咨詢遭遇電信網絡詐騙該怎么辦,獲得解析后連連稱贊:“以前被騙了只能干著急,現在有AI律師隨時支招!”此次“AI普法”覆蓋全縣所有煙點,參訓人員超10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層員工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實操能力。
“雙語普法”進農戶,法治春風潤彝鄉
鹽邊縣紅果彝族鄉,普法隊員正用四川話進行宣講:“鄉親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處理民事糾紛,應當依照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可以使用習慣,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在法律法規咨詢環節,七旬彝族老阿嬤向普法隊員馬志高傾訴女兒疏于照料,馬志高聽后用彝語回復說:“阿嬤,《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了,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義務,無論是否分家!‘嫁女不養親’的觀念早已過時,女兒女婿與兒子兒媳責任相同。分家不分責,不養就是違法!”直擊舊俗要害的講解引發了大家的共鳴。
普法隊員用彝語向老人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羅婧曦攝
“彩禮本是‘禮’,莫讓‘禮’變‘債’!”轉向婚嫁話題,宣講員范雨拿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宣傳冊,指著“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的條款解釋:“國家支持自由婚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給彩禮立了規矩,可以自愿給,不能強行要;給了后悔了,符合條件也能退。”宣講員結合“天價彩禮引發糾紛”的案例,向群眾深入解析了法律條款,現場群眾聽后深受觸動。
宣講結束后,現場群眾反響熱烈,紛紛就關心的鄰里糾紛、財產分割等法律問題主動咨詢,普法隊員一一耐心解答。村民們感慨:“以前覺得法律離我們遠,今天聽了,才知道它能保護我們!”此次“雙語普法”共走進5個鄉鎮,發放宣傳資料100余份,解答法律咨詢30余人次,有效消除了語言障礙帶來的法律盲區,引導村民摒棄陳規陋習,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為營造和諧美好的生活再添法治“基石”。
下一步,鹽邊縣局(分公司)將深化普法活動,持續創新普法方式,讓法治精神在笮山若水間扎根,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