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追趕型”品牌而言,品牌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解決之道在于構建或者活化“價值標簽”。既要搭建“價值標簽”,在品牌全價值鏈環節上的“硬實力”支撐體系,又要吸納“價值標簽”與消費潮流,實現心智共振的“軟實力”文化能量。
2021年“兩會”如期舉行,在新冠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疫苗政治化加劇之際,如此大規模會議的線下召開,更顯難能可貴。
外媒關注的重點,無疑是中國立足于“十四五”及“2035遠景目標”,以構建國內外兩個經濟循環體系為抓手,統籌推進解決經濟、科技、社會中等一系列“卡脖子”問題,以及由此可能會對全球地緣政治及權力格局帶來的改變。
一個總體的看法是,隨著中國硬實力的快速增長,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也在奮起直追,不斷回歸本來面目,在“禮儀之邦,華服之美”的中華文化系統面前,歐美及西方社會的自由民主價值體系,正呈現出分化與消解之勢。
從這種此消彼長的態勢中不難看出,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呈現出高相關性,換句話說,經濟硬實力本質上是文化軟實力的外化,而文化軟實力又會隨著經濟硬實力增強而提升,表現在國家與社會層面有兩個重要觀察要素,一是財富,二是品牌。
從財富來看,除了IMF公布的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數據,中國成為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3月2號胡潤研究院發布了《胡潤全球富豪榜》,農夫山泉創始人鐘睒睒成為中國首富,也是首位進入全球富豪榜前十的中國企業家,排名第七,并問鼎亞洲首富。
在過去的2020年,中國新增了256位10億美元級企業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超過1000位已知10億美元級企業家的國家,總數達到了1056位,超過了美、印、德三國總和。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新增了490位十億美元級企業家,而美國僅為160位。
從品牌層面來看,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單》數據顯示,阿里、騰訊進入全球最具價值排行榜10強,分列第6、7位,15個中國品牌擠進全球100強陣營,雖然與歐美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差距,但強勁追趕的“中國勢頭”,仍然讓“品牌帝國主義”為之膽寒。
一言以蔽之,要確保國家硬實力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文化軟實力的強力支撐。而中國綜合國力在全球的極速增長,本質上是“中國品牌”資產量化數據的增長,這些無聲的數據背后,反應的是“中國價值標簽”這個核心一體在全球民眾心智的聲浪回響,而以“品牌資產”作為“經濟實力”的硬性指標,以“價值標簽”作為“文化影響”的軟性指標,所共同構成的“一體兩面,”成為支撐民族復興的根本要素。
作為國計民生的重要支柱產業,中國煙草在肩負共建“中國價值標簽”的歷史進程中,必須當仁不讓。因此,我們必須要問,當“硬實力”達到新的高點,即2020年度工商企業上繳國家財政與利稅總額雙雙超過1.2萬億元大關之后,“十四五”周期利稅增長還要超過5000億,實現目標的增長路徑在哪里?
用行業內的視角來看,就是要以“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為戰略牽引,以“總量控制、稍緊平衡、合理增速、貴在持續”16字方針為總基調,以“完善現代化煙草經濟體系”為總抓手,統籌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組織運行體系、品牌發展體系、煙草市場體系、供需動態平衡體系、創新體系、運行調控體系”,持續推動煙草品牌的價值升級。
而在我們看來,是要思考如何系統構建煙草品牌的“一體兩面”,從“民族復興”的軟實力提升中,尋求新的增長極,以此驅動“煙草硬實力”+“煙草軟實力”的機制化配套,擦亮品牌的“價值標簽”,推動“品牌價值”的持續增長,即立足“中國逐步邁向高收入國家、中國3億煙民、即將涌現的8億中產人群”的大背景,扎根中華文明四海九州的深厚沃土,深耕品牌原產地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文,抓住“去消費主義”與“新消費主義”的兩種中國風潮,按照品牌價值鏈的運行邏輯,重構與迭代品牌“價值標簽”,為中國煙草品牌整體插上既吻合自身、又各得其所的騰飛翅膀。陷于篇幅關系,本文僅討論“追趕型品牌”的“價值標簽”方法論建構問題。
何謂煙草行業“追趕型品牌”
隨著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品牌作為驅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先后形成了三套量化評估標準,前有“煙草黃金十年”中后期形成的“20+10”,中有“煙草黃金10年”鼎盛時期由“532、461”演化而來的“雙十五”,現有進入經濟新常態后尋求高質量發展的“136、345”,目前來看,“雙十五”及“136/345”兩種評價體系仍在推行,由此,我們以2020年的卷煙銷售情況為例,可形成兩種維度、4種類型“追趕型品牌”觀察視角。
一個維度是從商業銷量層面,第一類是已進入行業前15陣營,但處于后5位的“腰部品牌”,為鞏固競爭地位,此類品牌需要開展“價值標簽”活化,確保能進入“136”豪門陣營,代表品牌為鉆石、玉溪、七匹狼、泰山等;第二類是品牌總銷量還未進入前15名榜單的“尾部品牌”,代表品牌為貴煙、真龍、嬌子、蘭州、金圣等。
兩個維度則是從商業銷售收入層面,以是否在前15陣營為基礎,以最終穩固或擠入“346”陣營為目標,形成兩種類型的“追趕型品牌”,“腰部品牌”代表如貴煙、泰山、七匹狼、紅塔山等;“尾部品牌”代表如蘇煙、嬌子、鉆石、真龍、金圣、蘭州等。
何謂品牌的“價值標簽”
“價值標簽”是用戶心智投射在品牌上的一種強烈的情感類別,用營銷行話來說,就是品牌深深打進用戶心里的一顆“定位釘”,煙草品牌的“價值標簽”與要破解的三類營銷戰略課題相關。
第一類是產品問題,應對之道是“USP”,即向消費者傳遞一個獨特、單一、有銷售力的產品功能主張和賣點,譬如黃金葉的天葉,貴州(跨越)的陳皮爆珠、南京炫赫門的甜嘴,均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第二類是用戶問題,隨著產品的高度同質化,爆珠、細支、中支的流行與跟風,消費者根本難以區別其中的差異,以細支甜嘴為例,炫赫門是細支甜嘴,真龍細支凌云、蘭州細支橋也是甜嘴,造成消費者在購買甜嘴細支煙時,其決策主要依賴感性而非理性,描繪品牌形象比強調產品的具體功能更加重要。
此時,突破產品困局的主要手段,通常是采用塑造品牌形象,為每一個品牌、每一個產品發展一個差異化的形象,而每一則廣告都是對該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消費者購買的不再只是產品,而是一種心理的滿足,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則是白沙、紅塔山、利群等傳統大品牌。
第三類則是競爭問題,由于信息的指數級爆炸,煙草品牌的市場競爭也空前激烈,各種品類不斷分化,消費者對獨特賣點、品牌形象根本難以分清。對追趕型品牌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貼一個簡單、清晰、有力的標簽,即在消費者的心智中占據一個差異化的位置,其核心要義,大致包括5個方面:
一是市場就是戰場,營銷本來就是一場戰爭,它是以競爭而非需求為導向;二是營銷是心智之戰,消費者喜歡簡單、討厭復雜,要用一句話告訴消費者你是誰;三是企業要么數一數二、要么與眾不同,別無他策;四是消費者的認知管理,要想追趕或者突圍成功,品牌就必須成為一個品類的代表;五是企業必須根據自己在用戶心智之中的位置,聚焦簡單粗暴的信息,把品類這顆“定位釘”反復錘打,深深敲進消費者的心智當中,也就是刻上簡單清晰的“價值標簽”,形成一個滿足消費需求的固定化、程式化的解決方案。
煙草的經典案例,最早有“綿香蘭州”,以“干燥我適合,濕潤更綿香”,成功把中國煙草市場劃分為“兩個圈”,雖然由于各種原因,“綿香”蘭州的高速持續增長未能一氣呵成,但依然是探索“價值標簽”的先行品牌;中間有“貴煙國酒香”,跨界國酒茅臺,煙酒飄香,士氣大振,成功突圍;最近又有新案例,黃山品牌,以“焦甜香,石斛潤”為內涵,打造“甜潤的徽煙”,正在發力。
簡言之,對“追趕型”品牌而言,品牌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應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解決之道在于構建或者活化“價值標簽”,既要搭建“價值標簽”在品牌全價值鏈環節上的“硬實力”支撐體系,又要吸納“價值標簽”與消費潮流實現心智共振的“軟實力”文化能量。
構建品牌“價值標簽”的“五步法”
(一)價值定位
品牌如人,要名留青史,則必須要有獨特的“價值標簽”,就如同孔子之于“儒學”,王陽明之于“心學”,特勞特之于“定位”,無論儒學、心學還是定位,這種“價值標簽”它是一個結論,一個集大成的成果,而要最終形成這個結果,就必須要回答“我是誰”的問題,對品牌來說,這就需要“價值定位”。
對于煙草品牌來說,“價值定位”決定你的競爭位勢與奮斗疆場。芙蓉王跟黃鶴樓的成功,是兩個品牌基于兩個時代的清晰定位后的成功。芙蓉王敢在上世紀90年代的市場經濟發軔期,用一擔稻谷才能換回一包芙蓉王的價格,就是緊盯當時“踮起腳夠得著的高檔煙”定位,并用“傳遞價值,成就你我”的經典口號為市場經濟搖旗吶喊,終于成就今天行業普一類最大單品的“王者地位”;
而黃鶴樓在眼看紅金龍后繼無力,敢于瞄準1000元的“天價煙”位置,借助“南洋煙草簡氏兄弟煙魁”的傳奇杠桿,從無到有,成為中國高價煙市場的重要力量,并帶動黃鶴樓品牌系列的爆發式增長,并穩居“136、345”豪門陣營。
成功背后的力量,就是全力凸顯“我是誰”的價值定位,通過后續的系統努力,真正“成就更好的自己”。
(二)價值選擇
如果說“價值定位”回答了“我是誰”的問題,那么“我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則是要回答“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接下來如何發揮優勢、明確努力方向的問題,需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來聯動思考。
一是微觀層面,要回答“我從哪里來”,即立足品牌原產地的一方水土和一方人文,尋找自然天賦的品牌基因,構建“獨一無二”的差異化心智標簽。
以蘭州品牌為例,中國最干燥的氣候環境,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瓜果之鄉,中國精神文化的故鄉,從物華天寶到精神文化,蘭州品牌原產地的豐沛資原是別人學不會、也搬不走的天賦基因,成為“打造最適合干燥氣候的卷煙”強大支撐,也讓“干燥我適合,濕潤更綿香”的品牌內核名副其實。
二是宏觀層面,要回答“我往哪里去”,即對接當下及未來主流生活方式、消費風尚,讓品牌深度嵌入時代脈搏,成為主流生活元素及價值印記。
同樣以蘭州為例,當中國經歷積貧積弱,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之后,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從“物質極大豐裕”的“消費至上主義”,轉變為追求“更好而非更貴”的“新消費主義”和“去消費主義”,這是從外部尋求答案的“干燥精神世界”到回歸內心自我的“潤澤心靈家園”的智識轉變,做“最適合干燥氣候,在濕潤環境里更綿香”的卷煙,致力于成為“潤澤心靈的使者”,就是蘭州品牌進階的方向。
眼光轉向安徽中煙,“甜潤的徽煙”同樣是聚焦“安徽石斛”這一獨特的秉賦資源,布局大國崛起、民族復興背后8億中產人群磅礴而出的歷史機遇,緊扣“新消費主義”和“去消費主義”消費大潮主旋律,引領“甜潤”生活方式,從微觀到宏觀的有機統一,規劃是品牌“價值標簽”的基礎航道,定義品牌接續奮斗的方向。
(三)價值塑造
當能清楚回答出“我是誰,來自哪里,去向何方”的“品牌哲學三問”之后,接下來就要依托企業原料、研發、生產、銷售、管理這5大價值鏈,以“價值標簽”為指引,開始無中生有,打造有高品質產品,有機融合企業的硬實力與軟實力,彰顯品牌的3大價值。
一是塑造工具價值,展現品質特性,即打造與“價值標簽”相吻合、具有特性跟品質的差異化產品。對于安徽中煙來說,無論是高價位的“天都系列/高山流水系列”,還是高端的“徽商系列”,或者是普一類到中一類的“紅方印系列”,在產品的總體風格上都凸顯“甜潤徽煙”的感官特征,并按照行業標準,做到“能體驗、可感知、成體系”,為消費者提供除了滿足剛性需求——過癮、解乏等功能之外,彰顯“甜潤徽煙”差異化的工具價值。
二是塑造個體價值,承載自我表達,即驅動與“價值標簽”相吻合、具有自我表現特征的情感利益,比如,安徽中煙三大品系產品,以“焦甜香,石斛潤”為工具價值支撐,與“甜潤”一體關聯,讓消費者能感受到,品味安徽中煙的產品,就是一件讓人甜蜜和幸福的事情,這就是“徽煙”的個體價值。
三是塑造社會價值,彰顯群體共識,即針對特定的亞文化群體,打造具有心智共識的亞文化IP,推動品牌成為具有規模效應的“群體共識”和“社交貨幣”。一提到高價位卷煙,人們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黃鶴樓1916”,憑借行業第一包1000元價位的“價值標簽”這一定位釘,黃鶴樓不斷將“高價位卷煙代表”的認知深深敲進了人們的心里,逐漸轉化為“很多人看到,少數人擁有”奢侈品卷煙的群體共識,并演化為黃鶴樓品牌的社交貨幣,從而驅動了黃鶴樓品牌資產的快速爆漲。
所以,只有以“價值標簽”為引領,以產品為載體,成功打造集“工具價值”、“個體價值”、“社會價值”三位一體的價值系統,追趕型品牌才真正具備“后發趕超”的競爭優勢。
(四)價值營銷
如果品牌對消費者沒有價值,他們就不會跟品牌持續發生關系,因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品牌完成“價值標簽”的系統化建構之后,接下來就是要向消費者傳遞這一價值,我們把這一過程稱之為“價值營銷”,本質上仍然是基于用戶心智的管理,可簡化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品牌的“理性化價值”傳播期,也可稱為“產品的工具化”傳播過程,即通過具像的產品,從工業、商業、終端再到消費者手中,依托產品流通體系的各個觸點,從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各個角度,讓受眾深度體驗產品的差異化特色,形成/擴散與“價值標簽”相吻合的市場口碑。
第二階段,品牌的“媒體化價值”發散期,即讓產品成為消費者表達自我的核心媒介,為產品賦予態度、情感、個性和形象。在此過程中,我們大力倡導建構“54321”內容營銷體系,即聚焦工/商/零/消及其周邊意見領袖等5類人群,講述產品、品系、品牌、文化的4種故事,面向需求、銷售、媒介3大場景,融合線上線下的2維時空,建構與實踐1個內容營銷的傳播生態體系,從而形成品牌的媒體化效應,放大用戶的個體價值。
第三階段,品牌的“IP化價值”呈現期,即依托品牌不斷增強的工具化和媒體化價值,聚焦吻合“價值標簽”的專屬化傳播,推動品牌的IP化,比如芙蓉王代言市場經濟的“商煙角色”,就把營銷精力與資源聚力于如“亞布力論壇”、全國各種類型的商會、企業家協會等平臺,使之具備群體內成員所公認的某種文化象征意義,又比如“甜潤的徽煙”,后期應該聚焦于“去消費主義”的“甜潤生活方式”領域,不斷推動品牌與用戶心智的無縫鏈接,占據“甜潤”生活方式至高點,成為競爭品牌難以模仿和復制的知識產權。
(五)價值標簽
“價值標簽”的形成,就是產品不斷凸顯工具價值、個體價值及社會價值的 “打怪升級”過程,也是品牌不斷彰顯理性化、媒介化、IP化的過程,還是一個由具象到抽象、由個體到群體、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中國品牌的“價值標簽化”過程,是民族復興的重要一環,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需要不斷升級迭代,祝愿更多的追趕型品牌閃耀品牌“價值標簽”,凸顯硬實力,釋放軟實力,這既是品牌建設者的苦,也是企業經營者的樂;這是既品牌管理者的使命,也是行業運營者的責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