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品牌“奈雪的茶”因制作過程中的衛(wèi)生問題,被市場監(jiān)管總局罰款并曝光,而這已經是“奈雪”在一個月時間里第二次被曝光,奈雪也兩度微博發(fā)文道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奈雪的茶”,市場監(jiān)管總局這一批曝光的幾家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從“小龍坎”“蜜雪冰城”到“華萊士”“楊國福”,全部是百姓熟知的“知名”品牌。
知名品牌,通常情況下意味著產品更受大眾歡迎,也更有品牌信譽度。這些,原本應當成為一種無形的“壓力”,去督促企業(yè)更多地懷有敬畏之心,在生產流通環(huán)節(jié)上管理更嚴格,要求標準更高。但很遺憾,這些大眾耳熟能詳、擁躉眾多的餐飲品牌,卻被集體爆出問題,奈雪還是一個月內“二進宮”。而涉及的問題,也讓人無法不憤怒:知名火鍋店使用“假鴨血”,知名奶茶店使用過期原料,知名炸雞店的炸雞掉在地上繼續(xù)使用,知名麻辣燙店的湯料都污穢不潔。老百姓不禁要問了:連這些本應當最怕砸牌子,本該最讓人放心的大餐飲企業(yè)都如此,我該如何放心這些日常在周身,仿佛吃吃喝喝都離不開的餐飲門店呢?
6家知名企業(yè)的集體曝光,上了當日的熱搜,但熱度可能都比不上一個明星私生活的丑聞。這或許,也是這些企業(yè)不斷降低底線,或者一再翻車也無所畏懼的原因——知名度“保底”,負面新聞的熱度過去,你還不喝我家奶茶了?不吃我家火鍋了?更何況大眾擅遺忘和“習慣”——就像此次曝光的某品牌,曾經因為衛(wèi)生經常出問題,被網友贈名“噴射戰(zhàn)士”,甚至常有人調侃“我若再便秘,就去吃×××”。在一些知名論壇,網友們也一度打卡式列舉自己在光顧了這家店后腹瀉的經歷,但通常也只是調侃的態(tài)度,換言之“早已習慣,我能如何,愛咋咋地,玩一下唄?!?/p>
有時候,可能恰是這種寬容,造就了商家的不以為意,習以為常:“餐飲行業(yè)不都這樣?用假鴨血,做奶茶用爛水果不正常嗎?”這樣的話從一些行業(yè)內人士口中說出已經足夠令人憤怒,而當大眾也麻木,那真是足夠悲涼。但反向思考一下,大眾的這種“習以為?!?#xff0c;又是為何呢?
我們看到,此次針對這些“知名品牌”,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沒有手軟,很多門店都是頂格罰款,有的甚至對店長進行了數額不低的罰款。但對于事關國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問題,還有待更多能形成威懾的約束手段。否則,我們可能只能看到每次出事后,品牌們態(tài)度誠懇、端正的道歉,然后如奈雪一樣,會等到第二次、第三次;同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還可能喝到變質水果做的茶,假食材做的火鍋。
在對這幾家餐飲品牌集中處罰、曝光后,市場監(jiān)管部門也稱,今后將綜合運用信用聯(lián)合懲戒等手段對違法者及上下游相關生產經營者實行最嚴格的監(jiān)管,不斷加大嚴懲重處力度;與此同時,近日也印發(fā)了《市場監(jiān)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舉報市場監(jiān)管領域重大違法行為,獎勵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
我們期待這些“措施”能真正落地并形成長效機制,最重要的是,“有效果”?;氐竭@些“知名品牌”,“知名”應當真正成為一種更大的責任,這兩個字不是熱度過后基礎仍牢固的“護身符”,而該是一種自我監(jiān)督的“緊箍咒”?!熬o箍咒”需有痛感,只有這樣才能印象深刻,從而再不忘時刻摸著良心做事。(評論員 孔雨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yè)發(fā)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