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年疫情后的第一春天的小長假,加上三、四月份淄博的燒烤、云南的潑水節、濰坊的風箏節等的活動渲染,即將到來的“五一”承載了國人滿到溢出的旅游期待。
這從酒店的爆滿、漲價,火車票開售即沒、網上絡繹不絕的討論量上可見一斑。
依賴于大基數、高結構的煙草市場,無論人員如何流動,都能獲得銷量。但對于煙草品牌尤其是希望趁消費換擋之際有所成就的煙草品牌而言,還是應該借此機會再燒一把社交營銷的火。
“五一遠游”的背后是“附近游”需求的不被滿足
當下的年輕人,正在過一種“方寸之間”的生活。
為了效率,人們宅在連陽光都難以射進來的高樓大廈,吃飯有外賣,摸魚有手機,購物有快遞,下班有游戲。在沒時間、沒精力、沒有一個合適的契機下,附近的樂趣、人與人間的歸屬感被人們主動或被動地忽略。
直至經過疫情之后,“近處”的旅游才開始覺醒。從市值超百億的劇本殺,到公園里旋轉飛過的飛盤,從帳篷露營到圍爐煮茶……所有的表現,都是被“附近社交”的內核牽引。
隨著“五一”的臨近,相關的新聞報道也密密麻麻。各個旅游城市酒店預定量的爆滿、十倍以上的漲價,火車票的開售即沒,線上線下日日充斥著相關討論。平時以“躺平”、“整頓”標榜自己的年輕人,如今都在忙著規劃出游路線。
“五一”火熱的背后,是“附近游”需求的沒被滿足。這些需求包括旅游資源、旅游時間、以社交為代表的旅游契機等。相信大批在小長假“殺”出省外的群體,會在返回后繼續“附近游”。
只要格子間還有人,只要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歸屬未能全面滿足,“附近游”就會一直火熱。更何況,還有大批的人不想面對“人從眾”的旅游狀態,需要在近郊放風。
所以煙草品牌在圖謀全國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際,還是要繼續布局“附近游”的營銷戰略,甚至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附近游”上。
販賣社交
將主要精力困在格子間與手機里的年輕人,社交需求是“剛需”。
煙草品牌的“附近游”營銷可以將主要精力放在對目標群體社交需求的滿足上。以相親、交友、商務、茶話會、戶外露營、車友會、戶外酒吧、戶外燒烤、飛盤、讀書會等為主題,開展多種多樣的“附近游”。煙草品牌還可以和附近的景區終端店合作,在旅游的過程中借助店內開展品牌活動。
販賣體驗
年輕人缺少的不是體驗的想法,而是體驗的契機。總是想“走出舒適圈”增強體驗的年輕人,往往在“邁出第一步”上就無所適從。
煙草品牌可以與本地的非物質文化單位合作,開展手工、刺繡、陶瓷、雕刻、繪畫等體驗活動。在過程中,穿插煙草品牌的相關活動,如手工卷煙、卷煙品吸等。在開展體驗娛樂的同時,博得年輕人對品牌的好感。
販賣認同感
網絡化的高度發達,新中產群體的擴充,讓精英、優質的生活被看到。處于打拼階段的年輕人,更是亟需被“精致”、“品質”認同。例如,玩飛盤本身就是一種隱喻,在精致的草地、干凈的空氣、悠閑的午后、舒展的服飾、舒朗的朋友搭配上,是年輕人關于年輕、活力、小資、中產的描摹。
煙草品牌適當地以高規格的新體驗、新場景給予身份認同,這可以為后續的品牌結構升級、高端新品的推出收獲一批潛在消費者。
“附近游”不止是“游”,是多方面地需求凝聚。煙草品牌唯有深度剖析現象之后的原因,才能與時代同行、與消費者同心。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