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32」、「461」到「136」、「345」,規模大、價值高、競爭力強引領了重點品牌的高質量發展,也塑造了目前為止十多個大品牌的格局樣式。
貫穿其中,從全口徑的產銷規模到三類以上產品銷量再到中高端產品銷量排名,既堅持了高質量的標準和要求,又在服務經濟平穩運行中實現了品牌自身的更好發展。考慮到全國單箱批發均價已經越過二類煙區間,用一類煙和銷售收入來進行排名,對比一類煙的增長速度、發展質量,對于品牌坐標、狀態表現的還原要更具參考性,也能更加直觀地呈現品牌規模的含金量、競爭力。
以一類煙整體的表現而言,2023 年實現了大百萬箱增量、準兩位數增幅,拿下了三分之一多市場份額和超三分之二的收入貢獻。以看得見的空間感、成長性,一類煙不僅是結構提升、經濟運行的主體主力,也為品牌成長提供了豐沃土壤,孕育出200萬箱級的大品牌和接近200萬箱的大單品,以及一批百萬箱規模的一類煙大品牌,并為這些品牌的持續發展提供充裕肥力。
和「136」品牌排名相比,一類煙前10位品牌有名單和排名的不同與變化。
芙蓉王以超200萬箱鞏固了一類煙的領先優勢,不斷地夯實了品牌大而強的基礎基座。利群以連續10萬箱+的一類煙年增量極大地改善了自己的產品結構,也提升了一類煙的市場排名。黃鶴樓以穩扎穩打的姿態和狀態,拿出了「更上一層樓」的一類煙表現。玉溪在過去兩年的提質提速,是對創牌50周年的最好獻禮。盡管近兩年增速不算太快,但中華的產品結構和銷售構成有了持續的優化與提升。經年的沉淀和努力,讓云煙在一類煙百萬箱以上行穩致遠。南京作為細支煙的開創者、引領者,非常扎實地在一類煙的廣闊天地中沖高做強。貴煙的差異化、特色化,正不斷地轉化為一類煙規模做大的動力勢能。緩過勁兒的蘇煙,加上對中支煙的加大投入,也逐漸找回了曾經的感覺。甜潤為黃山的向上向新插上騰飛的翅膀,甜潤家族近幾年的表現可圈可點。
這10個品牌之后,有寬窄、天子等幾個50萬箱、準50萬箱品牌,還有一些品牌也將很快越過50萬箱,共同組成200萬箱、百萬箱、50萬箱以上一類煙品牌陣列。
與「136」相比,銷售收入前10位品牌與「345」保持了排序的一致性,其中的看點在于:一是千億品牌集群的茁壯成長,前面是中華在穩步拉高價值上限,后面一批千億品牌和準千億品牌保持了非常不錯的發展態勢,這樣的狀態和勢頭在幾年前都是很難設想的。二是「5」的門檻抬高和達到「5」的品牌數量增加,之前我們就預計「345」的「5」會提前實現且超出計劃達成,現在來看這個判斷還是偏于保守,進入「345」的標準比設計的「5」提高了很多,而且仍在動態的持續抬高,同時達到「5」的品牌也增加了不少,達到「5」并不意味著「345」的一席之地。三是結構提升牽引收入增長,以前的收入增長更多依賴規模擴張,這幾年已經逐漸調整到依靠結構提升來牽引收入增長,尤其一些規模主導型品牌在一類煙撕開了口子,大踏步趕了上來,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事實上,一類煙銷量前10位、銷售收入前10位——「雙前十」——基本上囊括了、覆蓋到十多個大品牌,是真正意義的大品牌,也是中式卷煙知名品牌的典范代表。如果把排名擴大到「雙十五」,也就是一類煙銷量前 15 位和銷售收入前 15 位——大致相當于50萬箱一類煙、500億銷售收入的標準和門檻——則可以涵蓋更多品牌,同時提供更開闊的觀察視角,這些大品牌、特色品牌共同構建起中式卷煙知名品牌的競爭力、生命力。
從目前來看,一類煙尤其高端、高價位品牌還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挑戰,需求收縮、消費分化帶來的影響直接而持續。在某種意義上,「雙前十」在闖關,而且是帶著重點品牌一起闖關。
剛剛結束的工作會,對新一年的經濟運行作出了「全力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的安排布置,提出了「推動品牌創新發展,不斷提升中式卷煙品牌市場競爭力」的明確要求,創新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始終把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市場良好狀態擺在優先位置,持續鞏固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引導需求的更高水平供需動態平衡。
一方面,全力維護好產品品質和市場狀態。現在品牌規模已經很大,銷量百萬箱、50萬箱的產品也很多,維護好這些產品的品質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清醒和理性,進嘴巴的東西騙不了人,來不得半點馬虎大意。
與此同時,保持這么大體量規模品牌和產品的良好市場狀態,也是沒有前路可循的全新挑戰。過去,依靠大盤的「稍緊平衡」,再加上有效的投放建設就能兜住狀態的基本面,但現在需求端出了問題,如果只有投放建設而缺乏其他技術手段,將有可能會面對事倍功半甚至更糟糕的結果。
另一方面,用新技術、新風格來創造新體驗、提升新價值。新能源汽車對燃油汽車的市場滲透,對消費者的習慣養成、觀念重塑,本質上是智能化而不僅僅是電動化的迭代升級,這和智能手機對功能手機的置換替代是同一個邏輯。連續推出NB產品,就是最管用的品牌保鮮、價值升級。但產品NB不NB,品牌說了不算,消費者說了才算,再NB的產品都需要消費者體驗到。
考慮到以中支煙、細支煙為代表的形態差異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大大減弱,圍繞輕松感、舒適感、滿足感「三感合一」,突出高香氣、高品質、低焦油、低危害的產品特色,強化社交貨幣、節禮符號和情緒價值的品牌輸出,才能夠更好地提升產品體驗、滿足需求升級。
正如我們對于「136」、「345」名單的淡化,更加追求高質量的標準和目標,「雙前十」更值得關注的是大品牌的發展質量、市場活力,這也是市場競爭力的根本所在。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