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春節年味兒十足,祖國各地的人除了以舌尖上的味道守歲外,還紛紛通過參觀非遺活動、游覽文化古鎮、購買文化紀念品等具有“文化味兒”的活動慶祝新年。
在一次次的活動中,傳統文化張力日益顯現,文化消費日漸火熱。文化消費的火熱也為煙草市場帶來了活力,使其在新的一年更具希望。
“過個文化年”成為新流行
在豐富多彩的“文化味兒”活動中,游覽傳統文化底蘊濃厚的古鎮和城市是一項重要內容。在山西,平遙古城是山西境內僅有的三個世界文化遺產之一,2024年春節當地文化活動頗多,有美食古宴、千年非遺、古裝巡游,漫步古城穿越時空,走鏢、團扇、變臉等沉浸式演出。
數據顯示,2月10日-17日(農歷正月初一至初八),平遙古城共接待626434人,較2023年春節同期增長131.75%。另外,四川的平樂古鎮、浙江紹興的安昌古鎮、浙江湖州的南潯古鎮、重慶磁器口古鎮、安徽徽州古鎮等,以及傳統文化味濃郁的洛陽、開封、曲阜等城市,也皆是游客摩肩繼踵,為當地經濟帶來活力。
春節期間,同樣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博物館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在廣東,中山市博物館特別策劃了“博物館里過大年”系列活動,為農歷新年添喜慶。正月初一到初八,近8萬人先后走進中山市博物館過文化年;
在北京,假期八天北京地區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258萬人次。各大博物館里,龍文化主題展覽成為爆款,如國家自然博物館的“龍行中華——甲辰龍年生肖文化聯展”、國家典籍博物館的“龍吟書香——甲辰新春賀歲展”、北京民俗博物館的“華夏龍圖——龍生肖文物展”等,從不同視角呈現龍的形象、歷史和文化。
“過個文化年”成為今年春節國人的潮流行為,這也表現在消費市場上。在春節游玩中,購買與龍文化有關的紀念品、穿漢服、嘗試一兩項傳統音樂器材、觀賞古樂或戲曲演出等“文化消費”大熱。
推動“文化煙”從供應熱向需求熱轉變
當下,包括卷煙消費在內的各大消費市場的主力均是30歲以上的群體。這一出生于80年代后的群體大都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教育水平,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接受和運用相對更具深度。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是“文化年”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煙草市場,中式文化賦能主要體現在高端高價煙市場的開發中,目前在品牌端較為流行。如玉溪(翡翠)中的玉文化,玉溪(中支境界)的境界文化,和天下(尊品中支)的青銅禮器文化等。在產品開發后,品牌還會搭配多種多樣的文化場景進行營銷內容的輸出。
順應文化消費熱潮,煙草品牌應積極推動“文化煙”從品牌的開發熱向市場的消費熱轉變。
一方面,持續挖掘中式文化的多樣性,在方寸之間將文化進行更具體、更成系列的呈現,給予消費者新鮮感。
另一方面,讓中式文化輻射到更多的價格檔位中,如普一類、大眾煙等,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
此外,還要通過場景營銷、周邊產品打造、終端建設、互動體驗等方式讓文化落地,成為消費者可真實觸摸的存在,滿足消費者互動需求,加深消費者記憶。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