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行業半年會強調,「要多措并舉拓空間」。對于空間的拓展,我把它理解為三個大的維度:一是新消費群體,重點是年輕消費群體;二是新消費場景,市場熱度高、消費活力足的新市場;三是原來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的細分市場、非主流市場,需要加大市場深耕力度。
按照這樣的思路和標準,縣域市場既是力量下沉的關鍵重點,也是空間拓展加大力度的重要載體。
我國有2000多個縣級行政區,國土面積占到九成,人口接近一半。這么「大」的縣城,過去在很多品牌商家眼中的存在感并不強。這幾年,經常看到北漂、滬漂青年們在感嘆,不僅發現老家縣城大變樣,更是驚嘆無數「小鎮貴婦」的衣食住行煥然一新,檔次、價格并不遜色一線城市。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明確提出,「培育發展縣域經濟,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使縣城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隨著宏觀層面加大縣域經濟培育力度,特別是疫情過后經濟活動、人口流動的逆城市化,縣域消費的活躍度、含金量早已今非昔比。
這種變化,也讓很多品牌重新認識、全面發力縣域市場。
最近兩年,新潮的智能家居店、高人氣的奶茶店、新穎的咖啡店……這些原來多屬于大城市的消費場所,現在越來越多出現在縣域地區。在線上紅利殆盡,大城市點位也接近填滿密布的情況下,更多的創新和增長都指向了縣域消費這個龐大但容易被忽略的市場。
1.消費基礎超出預期。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縣域常住人口約7.48億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53%。根據商務部2021年發布的統計數據,縣域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占我國消費市場總體的38%。根據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3)披露的數據,縣域經濟GDP已經占到全國GDP的38%,縣域消費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消費能力超出預期。消費領域投資基金黑蟻資本在縣域市場調研發現,縣城有約40%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為38%;13%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為42%。國際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上半年,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197元,增長7.6%,增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個百分點。麥肯錫預測,到2030年,我國超過66%的個人消費來自下沉市場,特別是縣城消費。
3.消費意愿超出預期。清華大學縣域消費市場調查報告顯示,70%的縣域居民擁有房產,58.5%的居民擁有汽車,而且有房一族中近六成沒有房貸。也就是說,縣城居民有相當寬裕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日常消費。過去,他們不知道消費什么,也沒有人提供好的產品,現在,品牌門店開到了家門口,各類休閑娛樂服務發展起來了,消費跟著升級了,隨著縣城居民的「消費覺醒」,讓小縣城與大城市的消費邊界在消融。
4.消費場景更寬松更包容。相比于分化甚至降級的城市消費,縣域消費除了品牌和檔次的持續提升,他們更舍得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人情往來花錢,煙、酒、吃則是本地日常消費的大頭。更重要的是,縣城擁有更寬松、更包容的消費環境,同時熟人社會還有較為旺盛的節禮消費需求,對于收到各種限制和約束的城市消費場景,這簡直是理想得不能再理想的空間打開。
不過,在討論如何打開縣域市場之前,或許更需要解決縣域市場目前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首先,是服務意識以及服務能力的欠缺。一方面,我們對縣域市場往往習慣于重管理輕服務,或者以服務的名義行管理之實,欠缺真正意義上的服務意識,對零售客戶、消費者服務是不夠到位的;另一方面,以市級公司為經營主體過后,縣級營銷部門的只能職責和工作重心更多側重于執行,工作思路和策略源頭是自上而下的考核導向,而不是自下而上的需求滿足。
然后,是營銷力量不足,工商之間未能很好地形成營銷合力。工業將營銷重點往往放在市級營銷部門,力量擺布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區域,導致縣域市場一定程度上深耕不足、理由不急,而商業這邊,市級營銷部門營銷中心(中觀層面)與縣級局客戶經理(微觀層面)信息有剪刀差,上面看到的是整體,下面又無法維護具體,問題的發現和解決存在決策層、執行層之間的錯位。
再者,資源配置不夠均衡和到位。品牌的營銷活動延伸到、覆蓋到縣域市場的總體上不多,活動場景設計、營銷資源配置、參與對象群體往往比較流于形式,調動消費的投入和辦法都還有短板不足,營銷資源更多投入到訂單獲取而不是服務需求上來。
最后,營銷策略與市場需求之間有一定的時差、溫差。在實際經營中,市級營銷主體一個龍頭放水,總體上一個策略包打一個區域,策略優化調整更多是時間維度而較少考慮空間維度,營銷策略和市場實際缺乏足夠的匹配度,而一線營銷人員的精力投入也集中在終端維護、數字門店建設、銷售目標實現這些硬任務上,在品牌培育、市場應對、需求服務等方面反而不夠及時到位。
對癥下藥地看,這些問題的存在,既是制約縣域市場發展的癥結所在,又是拓展縣域市場空間的關鍵所在。
在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市場投入、堅持中心下沉這些技術動作之外,或許更應該思考兩個大的問題,一個是基層單元——重點是縣級營銷部門——的職能定位、作用發揮、能力建設,從重管理、重執行到重服務的轉變,因地制宜為零售客戶、消費者提供更實質性的優質服務;另一個是工商營銷力量的有效整合,工業要思考怎么樣更好地下沉到縣域市場,到零售終端、消費者服務一線,盤活有限的營銷資源,與商業更有效地形成合力,提升營銷質量效果。
對于下半年各項工作安排,「扎實推進全年目標任務落實落地」是非常剛性的要求,發力縣域市場、加大市場深耕力度,既是題中之義,亦是治本之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