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T9會客廳」第六期的直播節目中,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孫金云在與蔚來創始人李斌的對話中,誠懇而坦誠地給出了聽起來比較逆耳的建議,「要用減法,品牌是不是多了,車型是不是多了,包括內部的管理流程是不是多了,決策流程是不是復雜了,單一爆品銷量的猛增,其他都可以減,你要優于對手,你才有競爭優勢,你只看我自己,就容易陷入到自我陶醉當中」。
一句「用減法」,對于蔚來以及李斌而言,確是當頭棒喝、振聾發聵。
我們今天所關注的,當然不是蔚來該如何做減法的事情,連續虧損的壓力和華為、小米的上場,以及國際品牌深度技術本土化,都會讓李斌做出合理而必要的選擇。我們這里所討論的,則是以攻玉之石的心態,用做減法的視角來看待品牌經營,尤其考慮到快消品的身份屬性,怎么樣動起來,怎么樣快起來,怎么樣新起來,怎么樣與時俱進跟進新技術、新需求、新趨勢。
因為我們的品牌建設,在空心化——形象老化、價值固化、口碑矮化——的表象之下,有反應遲緩的問題,冗長而細碎的決策路程讓品牌的市場反應看起來像慢動作;有習慣于我的視角的問題,總是我覺得好,我覺得是為你好,缺乏真正的市場導向以及市場導向的能力;有姿態生硬的問題,習慣追求高大上,喜歡故作高深、牽強附會,難免油膩感、爹味十足。
更關鍵,時代變了,消費者也變了。
一方面,在信息過載、算法當道的時代,疊加上Z世代多元化、自我化的信息獲取、價值判斷,特別是碎片化、個性化、多樣化和流動性強、即時滿足要求高的需求以及需求變化,如果沉浸在、停留于品牌自我的、過去的、習慣的話語體系中,繼續自顧自說不僅會浪費掉另外一半廣告費,只會讓消費者對于品牌宣傳的形成「無感」甚而「反感」的條件反射。
另一方面,真正的挑戰,是后視鏡以外的對手,消費者不會停留在我們所希望的條條框框當中,你不變,消費者會變,你做不到,別人會做到。本就「無感」甚而「反感」的消費,很容易被各種各樣的新物種、新體驗所吸引、分流,這個時候如果還在固守過往,就無法讓消費者產生興趣、建立共情,過去的成功范式在某種意義上會成為困在原地的捆綁束縛,知音如何PK抖音?
在這個意義上,有必要給品牌做減法。
做減法的目的,是讓品牌變輕。這個變「輕」,應當包含但不限于「輕快」、「輕松」和「輕盈」。它所對應的,是決策執行的「輕快」、產品體驗的「輕松」和品牌姿態的「輕盈」。它所解決的,是品牌經營中存在的市場反應遲緩、產品體驗笨重、品牌姿態生硬等問題。它所期望達到的,是新消費場景、新消費需求、新消費趨勢下,品牌更積極主動的認識與應對。
首先,是內部決策和流程的輕快。我們的產品開發、口味更新、需求響應,總有一種慢半拍甚至慢幾拍的感覺。準確地說,這不是感覺,就是事實。有一種春晚的即視感,因為信息媒介、信息傳遞的根本性改變,只能被動地跟在潮流趨勢的后面,春晚原來是潮流風向標,現在成了過去式的大集合,如何能夠吸引到年輕人的關注?所以,要進一步優化節點、縮短流程、提高效率、減少內耗,快消品就應該有快消品的樣子,就不應該是慢吞吞、按部就班的節奏。
再一個,正如前面提到市場需求趨于碎片化、個性化和即時性要求高的變化,而外部又是新技術、新物種創造的潮流風格快速更迭,大品牌、大品規之間的縫隙,細分市場、個性需求的填密加空、有效滿足,消費熱點的快速捕捉、積極響應,這幾個大的方面,既需要品牌層面的「輕快」反應,也可以考慮政策層面的系統牽引,我的意思是,細分產品和創新特色與扶優扶強之間并不矛盾,以「49+9」為代表的核心品規當然必須精心維護、耐心培育,但其它的品牌如何創新發展,現有的品規資源如何有效盤活,真正建立層次合理、定位清晰、風格多元、特色鮮明的品牌生態。
第二,產品體驗的「輕松」。技術創新和需求升級是產品體驗進化的兩大動力,一邊是持續的技術創新,將滿足感、舒適感、輕松感這個「不可能三角」跑通了,并更好地轉化為直觀的消費體驗,也就是消費者所期望的輕松感、舒適感、滿足感「三感合一」,實現了「既能」「又能」「還能」的兼顧平衡;另一邊是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和消費習慣的變化,消費者對于舒適感有了更多期望,期望在滿足感的基礎上有更舒適、更輕松的產品體驗,從生理需求進一步延展到心理需要。
眼下的熱點和焦點,一個是產品形態的年輕化,傳統煙草制品如何優化提升,傳統煙草制品和新型煙草制品之間如何定位和擺布,新型煙草制品在規范化的前提下如何有序發展;另一個是口味風格的多元化,果味也好,花香也罷,根本還是新鮮感和差異化,強刺激是一個思路,強化辨識度、記憶感,改善性是是一個思路,突出體驗感、適應性。
第三,品牌姿態的「輕盈」。產品層面的「三感合一」,還需要圍繞社交不缺席、節禮不失位進一步轉化為「三情通達」,也就是:情意表達、情緒價值、情感連接,分別對應社交、節禮、悅己體驗三個大的場景、空間和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構建。也就是,維護并提升社交節禮的存在感、消費習慣的關注度,不斷強化品類以及品牌的共識效率。
對于如今的用戶需求而言,他們不僅需要生理滿足,還更加關注情緒價值。松弛感是當下反卷、對抗焦慮的最大期望,而這恰恰是卷煙的優勢所在。品牌應該提供實打實的紓解壓力、緩解焦慮、療愈情緒,強化「悅己」的感受和體驗,進而發揮情緒宣泄、壓力釋放、狀態調節的作用和效果。這個過程和途徑,顯然需要品牌姿態的自我調整,不能用形式主義反對形式主義。
在某種意義上,與變輕相比,變本身更重要,也更為緊迫,因為需求在變,技術在變,市場在變,不是想不想,而是行不行的問題,跟不上不是掉隊,而是被淘汰。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