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大潮,奔涌澎湃。
“0”與“1”之間的變奏交響,成為驅動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引擎之一。更重要的是,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能夠“賦能”千行百業,帶動各領域數字化升級。
百舸爭流,唯有弄潮兒才能勇立潮頭;風過隘口,唯有奔跑者才能乘勢而上。
在行業的統一部署下,云南中煙從戰略高度適應變革、主動作為,搶抓數字化發展先機,利用數字技術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從智能制造的“單點突破”,到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的“系統集成”;從打造“數據中心”,到建設核心技術自主化的統一信息化平臺(ERP系統),再到落地實施行業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化平臺相關項目……云南中煙蹄疾步穩,不斷在更高水平、更深層次上推進數字化轉型,奏響了聚數賦智的發展新樂章。
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昆明卷煙廠研發制絲CCPS自動控制系統,整合單點控制資源,實現基于生產狀態實時動態調節的協同控制 /昆明卷煙廠圖
奮楫逐浪
下好規劃“先手棋”
大盤謀局,首在度勢。
黨的二十大報告就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發展數字經濟、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對云南中煙而言,唯有因時而動,以新技術培育新動能、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以新支撐促進新發展,才能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造競爭“長板”,贏得發展主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而起。
早在2017年,云南中煙曲靖卷煙廠就成為行業卷煙制造與信息化融合首批試點單位。依托于卷包3D虛擬仿真管理系統,曲靖卷煙廠通過數據采集實現模型驅動和工藝路線的模擬仿真,實現數字工廠虛擬與現實相互映射,成為行業智能制造的先鋒者之一。
然而,“一枝獨放”并不意味著“滿園春色”。國家局黨組強調:“行業數字化轉型,涉及理念戰略、組織、運營等全方位變革。”
在基層實踐不斷拓展的同時,云南中煙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數字化轉型是一場具有系統性、協同性、統攝性、持續性和引領性特征的深刻變革。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在此過程中,尤須做好頂層設計,強化戰略思維,組織統一規劃。
2020年,全國煙草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加強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化平臺建設,并于4月啟動試點。次年,云南中煙新一屆黨組成立,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指明了方向。
“云南中煙要在未來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主動擁抱變革,更加積極融入數字經濟大潮。”云南中煙黨組書記、董事長王志江指出,首先要開展數字化轉型規劃頂層設計,然后進行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再造,把數字基因置入企業“肌體”,為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和堅實支撐。
隨后,云南中煙制訂“11425”總體藍圖(由兩個基礎設施體系、四大應用體系、兩大綜合保障和五大專項工程組成),搭建起企業“十四五”網信規劃的“四梁八柱”。
數字化轉型,正是這一頂層設計的靈魂與主線。
以構建產業鏈供應鏈一體化協同體系為主要目標,“11425”規劃以建設工業互聯網體系為抓手,以新型數字基礎設施體系為支撐,以數字化治理體系、網絡安全體系為保障,大力推動數字技術與煙草產業深度融合,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
在此基礎上,云南中煙召開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項目開工會,邀請華為公司等“外腦”提供支持。這標志著云南中煙數字化轉型從具體的、自發的、自下而上的技術創新、實踐創新,進入系統的、自上而下的管理創新、理論創新的新階段。
“數字化轉型,不是可有可無的選擇題,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必答題;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通過系統性、前瞻性的頂層設計,云南中煙上下明確了推動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更進一步凝聚了共識、堅定了決心,匯聚起共創未來的奮進合力。
夯基壘臺
打好落地“攻堅戰”
平臺筑基,數據賦能。
全國煙草生產經營管理一體化平臺建設,是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起步階段,主要任務是統籌完善行業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并在應用場景和數據治理方面取得突破。
作為試點單位之一,云南中煙高度重視一體化平臺落地工作,將其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與支點,匯眾力、創新業,按計劃、有步驟、高質量地實施推廣。
“今年以來,我們按照國家局黨組部署要求,吹響項目建設集結號,一項一項分解、一件一件落實,確保實現早建成早見效。”云南中煙信息中心主任王家壽介紹,一場盡銳出戰、全力以赴的“攻堅戰”正在展開——
實施行業二維碼統一應用項目,在卷煙廠層面開展“盒條件”關聯管理系統建設,在云南中煙開展二維碼系統項目適配改造工作,為卷煙產品配上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開展行業工業互聯網體系試點工作,開展云邊端三層級部署驗證工作,將企業ERP、MES、生產指揮調度和工業銷售系統解構上云。探索智能工廠建設,驗證工廠OT數據、IT數據在邊端側的采集、傳輸、匯聚能力和云上應用能力,以數字為鑰、啟“智造”之門。
開展全國統一煙葉生產經營管理平臺試點工作,以煙葉“兩打八掃”計劃物流管控為主線,運用云平臺、數字中臺及二維碼等標簽技術,對煙葉業務全流程管控追溯,確保原料信息“看得見、管得住、用得好”。
部署應用行業調控系統,開展生產經營管理子系統、卷煙打掃碼子系統、專賣輔料打掃碼子系統建設,為行業經濟運行調控提供真實、詳盡的“第一手資料”。
?“數”“云”激蕩,藍海揚帆。
“煙葉相關項目,將于今年烤季前完成;二維碼項目,將于5月份進廠測試;行業調控系統,已完成批復工作;工業互聯網項目,玉溪、曲靖兩廠正在試點先行。”王家壽告訴記者,相關項目建設夯基壘臺、積厚成勢,不僅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注入了新動能,也為行業一體化平臺建設貢獻了“云南經驗”。
漸行漸深
注入數字化“基因”
舉目已覺千山綠,宜趁東風馬蹄疾。如今,走進云南中煙,數字化轉型的鏗鏘足音已清晰可聞:
在中煙層面,以ERP系統為核心的統一信息化平臺如同“大腦”,串聯無數條“神經”,實現一公司、兩集團、多法人、9個賬套、17個業務模塊的一體化覆蓋和業務數據化,打破“信息煙囪”“數據孤島”,將跨組織業務協同效率提升80%。同時,這也開創了行業ERP系統國產化替代的先河,目前已穩定運行800多天,真正做到了平臺和數據“歸我所有、由我所控、為我所用”。
在玉溪卷煙廠,一條“精專柔智”的制絲專線成為智能制造的生動例證。依托于大數據分析、數字孿生等技術,這條專線構建智能控制模型,可以提前200秒對出口水分等指標超前預測、自行糾偏,實現了精準控制、精細生產,每批次香精香料剩余量不足1公斤,盡顯“智造”氣質。
在昆明卷煙廠,5G專網完成全廠部署,構建起泛在網、低功耗、低時延、高帶寬的全覆蓋網絡,滿足了業務流量分流及計算設備部署的需求,為設備數采、高架庫管理、AGV小車運行等業務提供支撐。以蟲情監控為例,高清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控400多個蟲卡點,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及時發出預警,有效彌補人工巡檢的不足。
…………
入眼皆變化,處處見新景。在中控室里、機臺旁邊、生產線上、手機平臺中,一項項新成果、新應用層出不窮,“智慧場景”時時可見,彰顯了云南中煙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的步伐。
蹄疾步穩,落子有聲。在有形的成果之外,一些無形的變革卻更加深刻,也在悄然發生。
“此前,在煙葉調撥環節,紅云紅河集團是抽檢合格后入庫,紅塔集團則是工業分級后入庫,兩者資金結算流程不一樣。新的ERP系統推廣后,這一業務流程實現了統一。”王家壽舉例說,以ERP系統應用為契機,云南中煙梳理業務流程、優化管理思想,將846個業務流程優化統一為345個。數字化手段,真正成為推動云南中煙“一體化”經營管控的“黏合劑”“催化劑”。
同時,一批懂技術、善創新的復合型人才加速成長,成為數字化大潮中的“弄潮兒”。
在今年行業首屆數字化轉型創新實踐大賽中,云南中煙斬獲“一金兩銀”的佳績,展現了深厚的人才底蘊。再以玉溪卷煙廠為例,其選拔了92名電工開展IT、OT融合工作,還在每個車間設置了數據分析應用人員,讓數字化轉型的理念與實踐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
從“大寫意”到“工筆畫”,從試點探索到百川匯流,從技術創新到管理創新,從“頭雁”領飛到全員參與——數字化轉型的“暖流”,正日漸深入云南中煙的“血脈”與“肌體”,內化為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善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
“我們將在更高起點上把數字化轉型的理念、方法和機制融入企業治理中,持續提升企業數字化建設能力和水平。”王志江表示,云南中煙將繼續堅定實施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上云、用數、賦智”,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加快現代化建設提供動力、注入活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