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力大數據,云端精打擊。
“發現線索、獲取情報難”“權力受限、跨行執法難”“調查取證、追究責任難”——
近年來,針對物流寄遞環節涉煙違法行為痛點,安徽省煙草專賣局自主研發情報研判指揮平臺,逐步探索建立起一套“數據集成、縱橫協作、多維畫像”的立體式聯動協作稽查機制,以數據“智”治加強涉煙物流寄遞領域監管。
數據集成 智慧平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為高效破解物流寄遞涉煙線索發現難、取證難、執法力量相對薄弱等問題,安徽省局依托省委省政府牽頭構建的政法煙草聯合打假“安徽模式”,擴大吸收省郵政管理局為成員單位。
圍繞“數據融合匯聚、情報智慧研判、案件高效協查、科學精準決策”四大功能,安徽省局聯合有關單位建成全省專賣管理智慧研判平臺,簽訂深化寄遞環節數據合作和聯合執法協議。
省郵政管理局選派專人入駐省郵政煙草涉煙案件情報研判指揮中心,為煙草監管部門涉煙案件辦理提供線索移交、案件協查等幫助,并在全省物流中轉集散地掛牌運行合肥、蕪湖、蚌埠三大區域監管分中心,形成“一總多分”數據采集體系格局。
聯合打擊實現新突破,公安研判再添戰斗力。2020年以來,安徽省局積極推進公安煙草情報研判建設,全省16個地市局均順利對接公安部門,與視偵、經偵等多警種,建立指揮聯動、情報研判、成果分享等機制,設立公安煙草涉煙案件情報研判指揮中心。
通過選派專業化數據分析人才駐場辦公,安徽省局穩步推進“1+16”公安煙草和“1+3+13”郵政煙草數據聯通,將零散的專車、寄遞面單等涉煙線索整合形成相互聯系的整體,持續健全打擊寄遞環節涉煙違法行為的指揮、反應、聯動、應急機制。
2021年10月智慧研判平臺建設運行以來,安徽省局已累計派發情報線索1萬余條,共查處涉煙案件7808起,其中查辦各類電子煙案件117起,涉案金額約11.68億元。
省郵政煙草情報研判指揮中心和區域分中心研判派發涉煙寄遞包裹線索7660個,查獲案件5883起;辦成5萬元以上行政案件75起、刑事案件54起,其中國標網絡案件24起、部督案件4起。
縱橫協作 立體稽查
數據“智”治,統籌是核心,協同是關鍵。
安徽省局主動與公安、郵政等職能部門加強執法深度協作,全面深化聯合打擊物流寄遞環節涉煙違法犯罪機制建設,大力推進部門間聯動監管,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和專車涉煙查處“7·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
一方面,加強信息共享、聯動巡查和案件通報,部署開展“皖劍”“云網”等系列打擊運輸中轉環節涉煙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已查獲的物流寄遞假煙案件深挖線索。在京臺、濟廣等重點高速公路路段和服務區設立多個聯合稽查點,設立157個“郵政煙草聯合執法辦公室”,郵政、煙草雙方常態化駐點監管。
另一方面,規范內部辦案聯動機制,提高執法辦案效率,打破過去“各自為戰”的思路,發揮省局指揮中心統一調度和3家區域分中心的情報樞紐作用,對涉煙寄遞包裹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將具備經營價值的涉煙包裹放行至下游13家執法單位,循線追蹤,打團破網。
同時,將區域分中心與其輻射單位進行“捆綁式”考核,全過程展示情報線索、案件經營、稽查任務指標,使區域分中心所在地市與下游執法單位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有效凝聚全省稽查辦案合力。
多維畫像 全域監管
繪多維畫像,強全域監管。
借助大數據分析精準梳理和數據研判,安徽省局對涉煙違法寄遞人員、物流等關鍵要素建立模型和要素關聯,用數據挖掘違法線索、拓展涉煙網絡,有效提升了監管效率。
——瞄準“切入點”,多維度建立檔案。
針對從事托運、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建立一套涵蓋經營業務、貨物流向、車輛信息等內容的監管主體檔案,掌握了從業人員、貨物儲運、裝卸貨時間、涉煙案件等信息,進而實施“人員、地區、品牌、聯系方式”等多維度分析,精準監管主體畫像。
——拉緊“協同線”,多層面拓展線索。
聯合郵政、公安等執法部門定期召開協同推進會,向物流寄遞企業從業人員宣傳相關法律法規、發放告知書以及涉煙包裹識別技巧。同時,利用快遞軟件對涉煙單號進行跟蹤查找,對連單、多單及收寄地相同的單號進行跟蹤監管,培養形成“推單”技巧。
——拓寬“打擊面”,多部門源頭治理。
通過對比歷史涉煙寄遞面單,將明顯使用化名、收件地址不明、采用貨到付款等方式的快遞包裹列為重點檢查對象,聯合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對重點物流寄遞企業和涉寄零售戶進行重點檢查,推動企業向煙草部門移交涉煙違法快遞。
得益于高效的數據分析、情報研判和指揮調度機制,安徽省局在探索物流寄遞環節涉煙違法“智”治路徑中,建立了全省專賣管理情報研判指揮工作體系,實現了物流寄遞環節檢查效率、指揮能力、辦案水平3方面的大幅提升。
2022年,安徽省局打假打私取得“一個全國第二、兩個歷史超越”新成效:12起案件獲公安部、國家局掛牌督辦,數量位居全國第二;破獲國標網絡案件56起,創歷史新高;25起重大案件獲國家局表彰獎勵,超越歷史位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