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研究所煙草病蟲害綠色防控創新團隊研究發現,土壤中攜帶除草劑阿特拉津降解基因的核心降解菌群是實現阿特拉津污染降解的關鍵因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國際(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IF="11.8)上。
三嗪類除草劑阿特拉津由于具有環境持久性、生物積累性和內分泌干擾性,對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潛在風險。微生物作為土壤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污染物去除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微生物修復被廣泛認為是一種低成本和環境友好型的原位修復技術。挖掘土壤中攜帶阿特拉津降解基因的核心降解菌群對于開展污染修復工作至關重要。該研究選取了我國10種不同地區代表性土壤,從處理土壤中共檢出atzA、atzB、atzC、trzD和trzN五個主要降解基因,其中土壤中攜帶atzC基因的細菌屬數量最多且豐度最高。高通量測序分析發現,蒼白桿菌、擬諾卡氏菌、乳桿菌和短桿菌是土壤中的核心降解菌群。在此基礎上,從處理土壤中分離篩選到4株降解菌,驗證了降解性能。研究結果對于人工構建阿特拉津核心降解菌群,實現阿特拉津污染農田土壤的修復治理具有重要的科學和現實意義。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