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于我們的傳統零售店而言,是一個內憂外患、屋漏偏逢連夜雨的一年。內憂是同行之間你死我活的競爭;外患是電商的圍追堵截;夜雨則是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騷擾。在這場沒有硝煙的保衛戰中,不少傳統店非但沒有被擊垮,反而活得更滋潤和強大。例如下面這三位零售戶,我們來一起看看他們的成功經驗吧。
零售戶戴老板:借互聯網加出希望 憑新零售開彊辟壤
我經營著一家傳統的煙酒百貨店,今年疫情突然來臨后店鋪無法開張,過年庫存的貨,在倉庫堆得滿滿的。無奈之下,我嘗試著運用互聯網+的招數,通過微信和抖音去賣貨。添加了許多小區的業主群,然后在群里發送我們商店里的商品信息。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就有人在微信里對我店里的商品產生了興趣,我就把這些人統統拉進我組建的客戶群,一個月不到就有了260多人,店里庫存的年貨也隨之銷售無幾。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由于疫情持續影響,大部分中小商店繼續關門不能營業,但我們仍舊是訂單不斷,連我的家人都被動員起來,幫忙到小區送貨,一些生活日用品的銷售,竟比去年同期增漲了近20個百分點。
再后來,線上訂單竟莫名其妙變得少了。經過調查了解發現,原來我們商圈內的客戶都被一些社交電商所吸引了。社交電商說白了就是一個導購和黏客的平臺,顧客在購買前可以有店鋪選擇、商品比較,購買過程中又能及時和商家交流,購買商品后還可以給予消費評價。加盟社交電商可以增加用戶黏性,助力商品的推廣和最終銷售。于是我也跟著加盟進了一個叫“澄心優選”的社交電商,由于依靠了社交電商這個行之有效的大平臺,我店里的銷售額一下子就有了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嘗到網絡銷售甜頭的我,并沒有就此滿足,我又在抖音平臺上開通了直播帶貨,記得前些時的一場直播,我賣出一款觸屏手套500多副,單場就獲利400多元。
點評:“互聯網+”對任何一個行業來說,都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和挑戰。要出色做好新時期的零售,就必須樹立起“互聯網+”的思維,促進信息技術和傳統店鋪的有機融合,從而為我們的新零售事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零售戶張老板:力求差異化解危機 妙用跨界錦上添花
我們超市在商品一條街上,超市、商店一家挨著一家。由于每家賣的商品都大同小異,所以大家都為了贏得顧客,在明里暗里拼血本、降價較勁。一瓶進價在1.7元的某知名冰紅茶,大家如果按規定賣2.5元,利潤還是不錯的。但是有人賣2元一瓶之后,就有人跟著賣1.8元一瓶,現在大家更是只賺吆喝不賺錢,都賣1.7元一瓶,誰也不敢高賣1分錢,生怕嚇跑消費者。
我不想和他們這樣無價值地耗著,當他們一窩蜂地賣“可口可樂”飲料,我卻輕松拿下了后來市場紅火得不得了的“百事可樂”的代理權;當他們爭先恐后地參加“王老吉”涼茶供貨會的時候,我卻坐進了“加多寶”代理商的辦公室洽談合作;白酒“牛欄山二鍋頭”搞活動,挨家挨戶在搞鋪貨陳列,我卻舍近求遠拉回了一批“紅星二鍋頭”白酒。經驗告訴我們:差異化的商品,不僅能夠讓消費者耳目一新,滿足了一些消費者喜新獵奇的購物需求,同時還避開了同行之間的價格盯梢,從而保證了我有足夠的經營利潤。
再說“電商”和“店商”也能找出差異,電商再怎么萬能,也有他觸角不能觸及到的地方。比如他不能賣的香煙和煙花爆竹,我們實體店就可以賣。所以說抓住差異,就是抓住了希望。
當然,光有差異思維還不夠,我還在界跨經營上求突破,我的超市樓上是個雜物間,我又將其改造成一個小賓館。樓上住賓館有贈送的購物優惠券,拉動了樓下超市的生意;樓下購物有贈送的住賓館和休閑的優惠券,又帶動了賓館的人氣。五湖四海的人來住宿,帶紅了超市,賣火了土特產,甚至連過去那些不適合我們本地人口味的外地煙,也變得供不應求了。
點評:差異化營銷確實是一副取利良方,但一定要注意針對競爭對手的品牌和營銷策略,以及商圈內消費者的購買系數而去有的放矢,不能盲目差異化。跨界經營是可以互補形成合力,但也要注意應該在現有的經營范圍內,尋求衍生或者合拍的行業。跨界講究的是可以互相襯托的搭配模式,而不是毫無意思、不能互補的混搭。
零售戶田老板:做實服務取悅人心 建好人脈黃土變金
商家有高端舒適的經營環境,固然能愉悅顧客的心情;但細心服務的軟環境,更能激發消費者的感情。記得有一次,我隔壁學校放學的時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發現一些孩子既沒帶雨具,又沒有家長帶,我就一起把孩子們喊到我家,雨停了才讓他們回去。還有幾年前,好多人家家里都沒有冰箱,要是夏天誰家剩個魚啊肉的,我都樂意讓他們放進我家冰柜,并且還要倒貼個保鮮袋,有的時候同時幾家一起放進去,我就笑嘻嘻地在紙條上寫上各自的名字貼上去。
除此之外,我還針對現在中老年顧客患“三高”人數偏多的狀況,買回了一只手腕式智能電子血壓計和一個微型家用血糖儀,認真學習了電子血壓計和血糖儀的使用說明書,并給自己反復測量血壓和血糖,當掌握一定的測量知識和技巧后,就免費為消費者提供小體檢服務。對于那些血壓和血糖不正常的顧客,在測量完后都會建議他們再去醫院復查一下,并熱情告知他們一些注意事項。
點點滴滴看似和經營沒有直接關聯的服務,潛移默化中拉近了我和別人的感情,換來了友誼、贏來了信任,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人脈網。為了進一步積累人脈,我的延伸服務還走出了超市,到敬老院幫老人打掃衛生,到特困家庭幫扶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后來我的這些善行義舉,還被當地政府授予“三德標兵”的光榮稱號,再經過媒體的宣傳報道,無論是認識我還是不認識我的人都交口稱贊我是好人,從而進一步夯實了我廣泛的人脈基礎。憑借好人脈,我店里的生意是越來越紅火。
點評:常言道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成事,必定要有人脈支持系統。因此,我們零售戶要想做好經營,同樣也需要用真誠和智慧,想方設法將有地緣關系、同學關系、同事關系、以及有潛在交易關系的人,經營轉變為自己的人脈。人脈就好似一座無形的金礦,擁有了人脈,我們就掌握了取之不盡的財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