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社區團購經歷了從大熱到驟冷的過山車。
從下半年開始,社區團購成為各大互聯網巨頭爭搶的“香餑餑”。尤其在12月,社區團購領域發生的多筆重量級融資事件,將社區團購屢屢推上熱搜。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京東和滴滴等互聯網巨頭們悉數下場,一時間,賽道里熱錢滾動,競爭慘烈。
12月中旬,《人民日報》一篇重磅評論,向社區團購潑了一盆冷水。
沒想到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提出社區團購經營行為的“九個不得”要求后,貴州白云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了一起社區團購平臺的低價傾銷行為。
這也是地方爆出查處社區團購違規行為的最新事件之一。
娃哈哈經銷商舉報社區團購?
據貴州省白云區市場監管局披露,此次查處行為是接到轄區企業娃哈哈昌盛飲料有限公司反映,某網絡團購平臺通過補貼低價傾銷其商品,擾亂了市場導致其產品積壓、銷售受阻。
接到反映后,貴陽白云區市場監管局聯系該平臺倉儲地黔南州龍里縣市場監管局,于2020年12月25日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經核查,該網絡團購平臺上售賣的娃哈哈無氣蘇打水存在低于市場價銷售的情況。檢查現場,執法人員發現娃哈哈無氣蘇打水541件,其中182件外包裝紙箱上產品批號標識不完整,箱內飲品瓶身噴碼批號標識也不完整,涉嫌人為破壞。
白云區市場監管局聯合龍里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當即對批號標識不完整的商品實施就地封存,并對該網絡團購平臺有關的進貨臺賬、進貨票據及產品合格檢驗報告等進行了查驗核實。
12月28日,貴陽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對該網絡團購平臺貴州區域負責人,以及倉儲提供方負責人開展了約談,督促其遵守總局關于社區團購經營行為的“九個不得”要求。對于該網絡團購平臺涉嫌低于成本價銷售行為和涂改破壞商品包裝標識等行為,貴陽白云區市場監管局將作進一步深入調查。
整體來看,貴州社區團購市場相對全國其他省份市場要小,且更難拓展。
部分供貨商開始“斷供”社區團購
近日,有供貨商“懟”起了社區團購。據媒體報道,河北省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河南省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通知要求經銷商給社區團購平臺斷供超低價商品。
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下發的通知顯示:近期收到眾多投訴,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品項遠低于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的利益。“任何客戶操作社區團購平臺,必須有我司授權,否則視同竄貨;不管平臺有沒有補貼,價格不得低于我司終端零售價。”
有媒體致電聯系了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對方表示,對斷供社區團購一事不予回復。但據滄州晚報報道,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錢清華證實了此事。
社區團購舉步維艱
“九不得”要求出臺前,一些社區團購平臺開發市場就很不順利,拓展很慢。
在2020年12月22日,為加強社區團購價格行為和反不正當競爭監管,規范市場秩序,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行政指導會議。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等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互聯網平臺企業實施社區團購經營,嚴格遵循“九個不得”。其中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價格串通、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嚴禁以排擠競爭對手或獨占市場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
此外,2020年12月9日,南京市場監管局也曾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嚴禁低價傾銷。《告知書》明確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不正當競爭方式獲取交易機會或競爭優勢,尤其是不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實施低價傾銷,排擠競爭對手獨占市場,擾亂正常經營秩序。
當下,社區團購戰火仍在燃燒,但磨刀霍霍向韭菜的日子也不會太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